(B) |
1 | 下列何者受細胞外液鈉離子濃度高低的影響最大? - 靜止膜電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 動作電位的去極化(depolarization phase of action potential)
- 閾值膜電位(threshold potential)
- 動作電位的過極化(hyperpolarization phase of action potential)
|
(A) |
2 | 有關心臟週期(cardiac cycle)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等體積心室舒張期(isovolumetric ventricular relaxation)發生在心室血量射出期(ventricular ejection)前
- 心室血量射出期所射出的血量稱之為心搏血量(stroke volume)
- 動脈切跡(dicrotic notch)發生在心室舒張早期
- 心室血量射出後所剩餘的血量稱之為收縮末期血量(end-systolic volume)
|
(B) |
3 | 關於細胞胞器(cell organelle)的特性,下列配對何者錯誤? - 過氧化體(peroxisome)-參與裂解脂肪酸成為二碳片段
- 穹窿體(vault)-參與去除攝入的可能毒物所產生的氫離子
- 粒線體網(mitochondria reticulum)-分配脂肪酸給細胞內所有粒線體
- 高爾基體(Golgi apparatus)-濃縮、修飾和分類來自粗內質網之蛋白質
|
(B) |
4 | 毒素造成持續抑制乙醯膽鹼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的活性,而導致對運動神經元與骨骼肌之間傳導的異常,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興奮性神經元釋放出之乙醯膽鹼,會持續累積於突觸間隙(synaptic cleft)
- 會持續性造成骨骼肌膜上之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的產生
- 初期會導致運動終板與鄰近其位置之骨骼肌處於持續去極化狀態
- 後期會造成運動終板對乙醯膽鹼的不反應性,導致肌肉癱瘓與死亡
|
(B) |
5 | 關於胃腸道特徵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由口腔、氣管、胃、腸至肛門的器官所組成
- 食物消化作用在體外環境進行
- 消化所產生的分子由血液分泌至胃腸道
- 大腸中的有益菌進入血液可發揮保健功效
|
(A) |
6 | 吞嚥進行時,會有下列何種生理反應? - 抑制呼吸,保護氣道
- 會厭向前,關閉聲門
- 軟顎下壓,防止食物進入鼻腔
- 上食道括約肌收縮,讓食物通過
|
(C) |
7 | 下列何者不是升糖素(glucagon)作用的時機? - 高蛋白大餐後,避免血糖過低
- 壓力或緊急情況時,以葡萄糖提供能源
- 甜食點心後,避免血糖過高
- 身體活動後,維持血糖
|
(A) |
8 | 飲食後引起的產熱,會使人體的代謝率增加多少? - 10~20%
- 30~40%
- 50~60%
- 70~80%
|
(B) |
9 | 使用組織胺受體阻斷劑,會產生下列何種影響? - 胃蠕動下降
- 胃酸分泌下降
- 胃泌素(gastrin)分泌下降
- 胃黏液分泌下降
|
(B) |
10 | 關於輸尿管(ureter)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主要由平滑肌(smooth muscle)及骨骼肌(skeletal muscle)所構成
- 節律細胞(pacemaker)可誘發輸尿管產生蠕動(peristalsis)
- 腎結石(kidney stone)通過時常因輸尿管完全放鬆造成劇烈疼痛
- 完全由大腦皮質之排尿中樞(micturition center)調控管內尿液運送
|
(C) |
11 | 關於腎臟對鈉離子再吸收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血液中的鈉離子由腎絲球過濾後,大部分在近曲小管再吸收
- 在缺乏醛固酮(aldosterone)的作用下,近曲小管鈉離子不會被再吸收
- 當醛固酮分泌量達最大時,遠曲小管的鈉離子幾乎都被再吸收而無法在尿液中測得到
- 腎小管對鈉離子的再吸收,主要受到腎上腺髓質所分泌的醛固酮及正腎上腺素來調控
# A、C均給分
|
(B) |
12 | 下列何種溫度環境較適宜男性精子生成? - 比正常體溫低5度
- 比正常體溫低2度
- 和正常體溫一樣
- 比正常體溫高2度
|
(D) |
13 | 關於泌乳素(prolactin)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懷孕前後泌乳素分泌無變化
- 分泌高峰在生產後泌乳時
- 在乳腺的乳泡(alveoli)製造及分泌
- 高量泌乳素會對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之分泌產生負回饋抑制
|
(A) |
14 | 懷孕時母體高濃度雌激素對泌乳素分泌的抑制,是屬於下列何種作用?- 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effect)
- 調降作用(down regulation)
- 允許作用(permissive effect)
- 協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
|
(B) |
15 | 關於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發展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可以起始於內皮細胞損傷
- 產生之灰白色脂肪條紋(fatty streaks)均勻分布於動脈各處,並無特別容易發生之區域
- 在發展晚期纖維斑(fibrous plaques)變薄且易於破裂,容易造成血栓形成
- 會受內皮細胞、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分泌的細胞介素(cytokines)刺激發炎反應所促進
|
(D) |
16 | 關於在心電圖的P波所對應之心動週期(cardiac cycle),下列何者正確? - 在P波結束時心室體積最小
- 第二心音發生在P波剛結束時
- P波發生在收縮期(systole)
- P波發生時心房壓上升
|
(C) |
17 | 運動控制階層(motor control hierarchy)之最高階層(highest level)包含下列那個腦區? - 感覺運動皮質層(sensorimotor cortex)
- 視丘(thalamus)
- 輔助運動皮質區(supplementary motor area)
- 基底神經結(basal ganglia)
|
(A) |
18 | 在痛覺的收縮反射(withdrawal reflex)當中,受到抑制的是下列何者? - 同側伸肌(ipsilateral extensor muscles)
- 同側屈肌(ipsilateral flexor muscels)
- 對側伸肌(contralateral extensor muscles)
- 痛覺受器(nociceptors)
|
(A) |
19 | 關於肺臟功能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肺臟的功能僅提供氧氣和去除二氧化碳
- 肺臟可清除身體廢物和毒素
- 肺臟可抵禦外來入侵病原
- 肺臟細胞會分泌物質影響血壓
|
(C) |
20 | 呼吸作用的控制中樞位於下列那個區域? - 中腦及視丘
- 前腦及下視丘
- 延腦及橋腦
- 小腦及延腦
|
(A) |
21 | 關於糖質新生作用(gluconeogenesis)調控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高濃度之AMP會抑制此作用之進行
- 高濃度之acetyl-CoA會抑制此作用之進行
- 高濃度之glucose-6-phosphate會抑制此作用之進行
- 高濃度之fructose-2,6-bisphosphate會促進此作用之進行
|
(D) |
22 | 關於升糖素(glucagon)的作用機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使glycogen synthase磷酸化而具活性
- 使glycogen phosphorylase磷酸化而不具活性
- 使cyclic AMP濃度提高而增加fructose-2,6-bisphosphate之含量
- 活化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之基因轉錄
|
(B) |
23 | 下列那一個不是膽固醇的代謝產物? - cortisol
- β-sitosterol
- bile acid
- β-estradiol
|
(B) |
24 | 下列何種酵素未參與脂肪細胞內三酸甘油酯的分解? - 荷爾蒙敏感性脂解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
- 脂蛋白脂解酶(lipoprotein lipase)
- 三酸甘油酯脂解酶(triacylglycerol lipase)
- 單酸甘油酯脂解酶(monoacylglycerol lipase)
|
(B) |
25 | 脂肪酸合成途徑中乙醯輔酶 A(acetyl-CoA)會生成丙二醯輔酶 A(malonyl-CoA),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此過程需要二氧化碳參與
- 此過程需要醯基載體蛋白質(acyl carrier protein, ACP)協助
- 檸檬酸具有促進此生成途徑之作用
- 每次合成丙二醯輔酶A(malonyl-CoA)都會消耗ATP
|
(C) |
26 | 在collagen中,形成4-hydroxyproline時,需要下列何者之參與? - tetrahydrofolate
- tetrahydrobiopterin
- ascorbic acid
- pyridoxal phosphate
|
(B) |
27 | 下列何種胺基酸不會參與人體內嘌呤核苷酸(purine nucleotides)的生合成作用(de novo synthesis)? - 天門冬胺酸(aspartate)
- 半胱胺酸(cysteine)
- 甘胺酸(glycine)
- 麩醯胺酸(glutamine)
|
(C) |
28 | 在檸檬酸循環(citric acid cycle)中,下列何種酵素作用又稱為受質-層次磷酸化作用(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可不經由電子傳遞鏈產生一個GTP或ATP?- 延胡索酸酶(fumarase)
- 檸檬酸合成酶(citrate synthase)
- 琥珀醯輔酶 A 合成酶(succinyl-CoA synthetase)
- 蘋果酸去氫酶(malate dehydrogenase)
|
(B) |
29 | 輔酶A(coenzyme A)的部分結構來自於下列何者? - 菸鹼酸(niacin)
- 泛酸(pantothenic acid)
- 硫辛酸(lipoic acid)
- 葉酸(folic acid)
|
(A) |
30 | 一般而言,何者是醣類代謝中最重要的酵素輔因子? - Mg2+
- Fe2+
- Zn2+
- Cu2+
|
(A) |
31 | 關於六碳醣單磷酸路徑(hexose monophosphate shunt)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主要提供NADH
- 可提供核糖(Ribose)
- 需Mg2+、Mn2+或Ca2+之參與
- 需轉酮酶(transketolase)之參與
|
(B) |
32 | 以每個NADH及FADH2完全氧化可分別產生2.5及1.5分子ATP計算,偶數碳飽和脂肪酸每個回合(cycle)的β-氧化(β-oxidation)可產生多少分子ATP?- 12
- 14
- 16
- 18
|
(B) |
33 | 關於角質蛋白(keratin)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皮膚表皮含有最多角質蛋白的成分
- 是頭髮及指甲中主要的蛋白質
- 天生有自然捲髮者,頭髮內的alpha-keratin相較於直髮者有較少的雙硫鍵
- alpha-keratin是屬於蛋白質的三級結構
|
(D) |
34 | 白胺酸(leucine)在體內代謝後,不會產生下列那一種代謝產物? - 尿素(urea)
- 酮體(ketone bodies)
- 脂肪酸(fatty acids)
- 葡萄糖(glucose)
|
(C) |
35 | 關於地中海型貧血(Thalassemia)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主要致病原因為血紅素基因變異所導致
- 血紅素基因變異可能導致血紅素製造量不足
- 地中海型貧血的紅血球變為較長、較薄且呈現鐮刀型
- 可區分為α型-地中海型貧血與 β型-地中海型貧血
|
(B) |
36 | 基因變異可能影響我們對食物的耐受度,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乳糖酶(lactase, LCT)基因變異與乳製品耐受度有關
- 醛脫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基因與醇脫氫酶(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基因變異與咖啡因耐受度有關
- 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基因變異與葉酸需要量有關
- 人類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基因變異與麩質耐受度有關
|
(D) |
37 | 關於類固醇(steroids)荷爾蒙與蛋白質/多胜肽(proteins/polypeptides)荷爾蒙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 類固醇(steroids)荷爾蒙於血液中不需要運輸蛋白(transport proteins)
- 類固醇(steroids)荷爾蒙於血漿中之半衰期較短(數分鐘)
- 蛋白質/多胜肽(proteins/polypeptides)荷爾蒙之受器(receptors)多位於細胞內
- 蛋白質/多胜肽(proteins/polypeptides)荷爾蒙作用調節者(mediator)可為鈣離子(Ca2+)
|
(A) |
38 | 關於真核生物(eukaryotes)mRNA 轉錄作用(transcription)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RNA聚合酶II(RNA polymerase II)可與增強子(enhancer)及啟動子(promoter)結合,調節轉錄作用
- 過程中會保留內含子(intron),因其為主要譯碼(coding)區域
- 過程中包括RNA剪接(splicing),主要將所有內含子(intron)拼接在一起
- 最後形成之mRNA在3'末端會加上帽子結構(capping)
|
(C) |
39 | 關於酵素的特性和作用,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酵素可以加速反應的進行
- 酵素的作用具有專一性
- 酵素都是由蛋白質組成的
- 酵素具有調節性
|
(C) |
40 | 在人體內,關於熱量代謝的敘述,何者錯誤? - 葡萄糖在體內可完全氧化代謝為$H_2O$和$CO_2$,產生$CO_2$和消耗$O_2$比為1
- 長鏈脂肪酸在體內可完全氧化代謝為 $H_2O$和$CO_2$,產生$CO_2$和消耗$O_2$比為0.7
- 胺基酸在體內可完全氧化代謝為$H_2O$、$CO_2$和N2,產生$CO_2$和消耗$O_2$比為0.8
- 酒精在體內可完全氧化代謝為$H_2O$和$CO_2$,產生$CO_2$和消耗O2比為0.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