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難易》★★★《解題關鍵》WHO社會決定因素、台灣健康不平等報告,107年地特也曾考過類似題型。
-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的10項影響人類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包括社會階級(social gradient)(仍存在某些地區)、壓力(stress)、早期發育環境(early life)、社會離棄(social exclusion)、工作 (work)、失業(unemployment)、社會支援(social support)、成癮問題(addiction)、食物(food)及運輸(transport)。
- 2016年「臺灣健康不平等報告」指出,健康狀況與收入、職業和父母職業、教育程度、社區品質及其優劣勢程度、地理區域、性別和族群等皆有關。舉例來說,調查發現,25歲至64歲男性死亡率,隨職業而有顯著差異,「基層技術工與勞力工」和「農林漁牧業生產人員」死亡率,比「專業人士」高出六倍;教育程度方面,罹患三高和受教育程度有明顯關連。小學以下學歷者,罹患高血壓比例是大專以上學歷的3倍多,高血脂2.5倍,高血糖超過5倍。居住地區(都市化程度)方面,都會地區的平均壽命比非都會地區來得高,男性差距3.3年,女性差距1.5年。原因在於,較貧困的民眾更可能居住在較弱勢的社區;母親教育程度不同則在「嬰兒死亡率、」「是否在孩童三歲時有唸書給孩子聽」、「三歲兒童是否刷牙」有所差異;而所有在幼年時期體驗到的不平等,可能會影響日後認知能力,而此與之後的學業成就、收入與健康具高度相關,持續在一生中產生重大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