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答
|
擬答
|
擬答
|
擬答
一. 習得無助感
二. 依可採以下三種方式
|
1. | 陳老師採用分組合作學習法進行數學教學。他讓各分組解答不同難度的題目,每星期累積解出最多題的小組就能得到獎勵。進行一個月後,陳老師發現學生的數學成績並沒有進步。陳老師的教學中最可能缺乏合作學習的哪一個成分?
|
2. | 如果你班上的學生出現以下的行為表現:對細節無法注意或犯粗心的錯誤、對作業或活動維持注意力有困難、經常聽而不見、往往遺漏作業或活動的重點,和容易受到外來的刺激所分心。在協助這位學生時,下列哪一作法較不能對這位學生的學習產生助益?
|
3. |
為了激起學生學習英文的動機,林老師經常提醒學生學好英文可以改變自己命運只要改變自己對英文學習的看法,就能改變對自己英文學習能力的負面信念。從班度拉 (A. Bandura)的自我效能觀之,林老師是從哪一個面向提升學生的英語自我效能?
|
4. | 李老師發現接教學法對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反映出「性向與處理交互作用」(aptitude treatment interaction)現象。下列何種情形較符老師的發現?
|
5. | 下列哪一項敘述較符合刻板印象威脅(stereotype threat)的現象?
|
6. |
張老師在進行圓周長教學時,未直接告訴學生圓周長公式,而是提供生生不同大小的圓形實物,請學生分組運用棉線、尺等工具量測各種圓形實物的圓周長以及半徑,填入學習單中,最後請各組學生共同歸納出圓周長、半徑、圓周率之間的關係,並以一個等式表徵這三個變數之間的關係,再用這個等式估算出籃球場上罰球區的圓周長。張老師的教學設計較接近哪一種理論觀點?
|
7. |
某市的學力檢測,將學生分成成待關心、基礎及精熱三個等級。試問某市採取的是哪一種評量?
|
8. | 小瑛正在學習德語,她發現德語的學習干擾到過去學法語的回憶。這是下列何種現象?
|
9. | 下列何者是針對教師權威的正確陳述?
|
10. |
下列何者不是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的論點?
|
11. | 學校的升旗、活動是屬於下列何種學校文化內涵?
|
12. | 帕森思(T. Parsons)指出美國中小班級的功能要有二。評量學生的學習表現等第,以做為未來畢業分流的準備。這是屬於哪一種功能?
|
13. |
蘇老師本學期的課程教學安全較繁瑣,因而對被分配到福利社的管理遲遲未能進入狀況。 同同時,新的福利社雇員也是剛上任,造成業務上經常發生問題使得蘇老師對兼顧教學與管理者角色感到心力交瘁。蘇老師這種感受較符合下列哪一個概念?
|
14. | 小明來自低社會的家庭,小華是高社會型態的子弟。一般而言,有關他們語言型態的敘述,下列何者最有可能出現?
|
15. | 小明的學校位在偏遠鄉村,放學回家有家人照顧的同學不到三分之一。最近有個基金會提供課後陪讀計畫,資助學生晚餐和指導作業的陪讀老師。這種措施較符合下列哪一種教育理念?
|
16. |
劉老師發現學校內的教師,平常各行其事,缺少積極互動與溝通。以上描述較符合哪一種教師文化的型態?
|
17. |
有關教師進行同儕觀課,「解釋論」較關注下列哪一項重點?
|
18. | 小華班上有好幾位同學共同捉弄一位剛轉學來的同學,但是小華班上沒有同學敢向老師通報,因為向老師通報消息的人都會被同學嘲笑是告密者,經常也會被有意地排擠。這是受到哪種現象所影響?
|
19. |
下列何種教育目的屬於教育的「內在」價值?
|
20. |
下列何者不會是存在主義教育哲學的內涵?
|
21. | 張老師授課時,時常會提醒學生應該以「盡信書不如無書」的學習態度來看待閱讀材料與授課內容,鼓勵學生在有疑問或不懂的地方,盡量提問,希望藉此培養學生的求真精神。張老師此舉主要是鼓勵哪種學習態度?
|
22. | 下述哪一種主張比較傾向於精粹主義(essentialism)教育觀?
|
23. |
皮德思(R.S.Peters)提出教育的三個規準,將教育視為啟發引導的歷程。下列何者符合其說法?
|
24. |
下列何者較接近後現代主義的教育主張?
|
25. | 弗雷勒(P.Freire)認為沒有對話就沒有溝通,沒有溝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下列有關弗雷勒對於師生對話之敘述,何者正確?
|
26. |
根據觀念分析哲學家謝富勒(I.Scheffler)的《教育的語言》,下列何者不符合其對教學意義的分析?
|
27. | 依照我國現行規定,國民中小學的學年之起始日為下列何者
|
28. | 教師安排不同難度及進度的學習任務,設計多元評量方式,使班上每位學生都能充分學習,提升自我效能。此教學設計較符合下列何種理念?
|
29. |
《教學的重要性:2010學校白皮書》主張中小學校校長與教師是學校進步與學校鬆綁的核心人物。這是哪一個國家公布的學校白皮書?
|
30. |
近年來教育部積極推動補教教學,並建立評量系統。試問依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的規定,在一般扶助學校裡,國英數三科各科接受檢測學生的百分比為多少?
|
31. | 根據《中華民國教師專業標準指引》的內涵,「教師應能反思專業實踐,嘗試探索並解決問題」應屬於哪一項標準?
|
|
32. | 某縣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委員計有二十一人,則未兼行政職務之教師至少應該要有幾位?
|
|
33. | 「績效責任制」(acountablity)是美國 「不讓任何孩子落後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的改革主軸之一,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
34. | 國民小學教務、學務、輔導等處室組織編制是依照甚麼標準決定的 ?
|
|
35-36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35-36題。 陳老師今年通過教師甄試,分發到某國小擔任低年級的班導師。 |
||
35. | 某天,學生小芬的媽媽帶著傷,紅著眼眶到學校告訴陳老師,小芬的爸爸昨天晚上在小芬的面前對媽媽拳打腳踢,對小芬也暴力相向,身上出現明顯傷痕。陳老師聽了非常吃驚,但小芬的媽媽拜託陳老師:「為了小芬,我打算忍耐,請老師不要將這件事告訴任何人!」面對難過的小芬媽媽,依法陳老師應該怎麼做?
|
|
36. |
第一次段考之後,阿仲的媽媽到學校找陳老師,表示阿仲不能適應學校的團體生活以及上課的型態,考慮為阿仲申請在家自行教育。陳老師向阿仲媽媽說明現行在家自行教育(或稱在家自學)制度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
37-38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37-38題。 李老師在歷史課上,除講授內容外,會教導學生一些記憶的策略,他認為適當的策略對學生習得學科內容有正面的效益。 |
||
37. |
李老師的教學理念與做法,較屬於哪一個學習理論的觀點?
|
|
38. | 李老師教導學生在閱讀歷史書籍時,要評估自己需要多少時間來學習,選擇有效的策略來閱讀,並且隨時評估自己讀懂了沒,如果發現不懂之處該如何解決。下列哪一個選項較屬於李老師教導學生使用的策略?
|
|
39-40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39-40題。 陳老師上課常常運用未加以查證的網路資料作為教材,且又講得頭頭是道,讓學生信以為真。有學生提出質疑時,陳老師非但不予理會,還說「老師不會出錯!」 |
||
39. |
陳老師以為網路流傳的知識就是真實的,這最接近培根(F.Bacon)所批判的哪種偶像謬誤?
|
|
40. | 陳老師面對學生的質疑不肯認錯,是誤用與濫用了何種教師權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