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在點心時間後,李老師看到小凱主動協助葳葳整理桌面,於是在團體時間表揚小凱的 行為表現,並鼓勵其他幼兒學習小凱的行為。這是下列哪一個理論的運用?- 心理分析論
- 認知發展論
- 古典制約論
- 社會學習論
擬答 D
|
22. |
大班的小美和老師正在看蝴蝶破繭而出。小美說:「牠們翅膀的顏色暗暗的。」老師說:「嗯,暗暗的、不鮮豔。翅膀的顏色會變鮮豔嗎?」小美說:「說不定翅膀曬乾就會變鮮豔了。」老師說:「我們等等看吧!」下列何項敘述較能反映前述對話?
- 甲、老師所採用的討論法深受佛洛依德(S. Freud)精神分析學派的影響
- 乙、學習常發生於互動情境,透過討論能分享自己與他人的看法
- 丙、語言是思考的機制,幼兒透過語言將經驗轉化成內在的理解
- 丁、老師不應於幼兒尚在觀察時提出問題,以免打斷幼兒的思考
- 甲乙
- 甲丁
- 乙丙
- 丙丁
擬答 C
|
23. |
陳老師的班級正在進行「白鷺鷥」的主題課程,下列有關教學原則運用的敘述何者 較為適切?- 帶幼兒實際觀察白鷺鷥的生態,是運用熟練原則
- 請幼兒將各種鳥依其特徵分類,是運用類化原則
- 小組合作畫出保護白鷺鷥的海報,是運用社會化原則
- 邀請白鷺鷥專家入班與幼兒互動,是運用個別適應原則
擬答 C
|
24. |
有關幼兒自發性戲劇遊戲與創造性戲劇之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甲、皆重視幼兒的內在動機
- 乙、皆需要透過帶領者的引導
- 丙、皆強調自發性的動作與感情的表現
- 丁、二者「假裝」的架構皆由幼兒自創,無引導者介入
- 甲乙
- 甲丙
- 乙丁
- 丙丁
擬答 B
|
25. |
團體討論時間很多小朋友在交談,未專心聆聽。李老師說:「很多小朋友在說話, 都聽不到同學的好想法,我覺得很可惜,也很難過。」李老師的回應方式較接近下列哪一個學派的觀點?- 行為學派
- 人本學派
- 建構學派
- 心理分析學派
擬答 B
|
26. |
小傑被診斷為發展遲緩,王老師為了教導他數量的概念,特別在點心時間,請他一一問同學需要的餅乾數量,由他計算正確後再發給同學。王老師的做法較符合下列哪一種教學法的精神?- 活動本位
- 直接教學
- 結構教學
- 隨機教學
擬答 A
|
27-28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7-28題。 早上的學習區時間,積木區共有五位幼兒在進行搭建活動,林老師記錄了這五位幼兒的遊戲活動情形,記錄內容見下表。
 |
27. |
林老師採用下列哪一種觀察記錄方法?- 事件取樣
- 時間取樣
- 評定量表
- 軼事記錄
擬答 B
|
28. |
依據上表,下列有關幼兒遊戲行為的敘述何者較為合宜?
- 甲、在剛開始時,幼兒彼此間都沒有交談
- 乙、小美常獨自搭建積木,不喜歡和同儕溝通
- 丙、大部分幼兒在9:15後,有共同的目標行為出現
- 丁、大部分幼兒的遊戲型態從聯合遊戲轉變為合作遊戲
- 甲乙
- 甲丙
- 乙丁
- 丙丁
擬答 D
|
29-30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9-30題。 對於幼兒的才藝學習,四位幼兒教師有下列不同的主張:
- 甲老師: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幼兒應該要學習美語和至少一樣才藝,如音樂、美術或積木建構,這樣才具有競爭力。
- 乙老師: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應該是回歸自己的傳統文化,讓幼兒多讀一些論語、孟子和唐詩,好了解華人的經典書籍與傳統文化。
- 丙老師:學習才藝要花很多錢,中產階級家庭才有學習的資源,這樣會助長社會的不平等。
- 丁老師:我們幼兒園的幼兒大多來自中產階級的家庭,父母期待他們學習美語和才藝,擁有多元的能力,我們應考量家長的需求。
|
29. |
從教育哲學的觀點,哪一位教師最傾向永恆主義(perennialism)的主張?- 甲老師
- 乙老師
- 丙老師
- 丁老師
擬答 B
|
30. |
從教育社會學的觀點,哪一位教師最傾向衝突論(conflict theory)的主張?- 甲老師
- 乙老師
- 丙老師
- 丁老師
擬答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