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地特四等衛生行政

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概要


申論題

《考題難易》:★★
《解題關鍵》:判斷研究設計的種類是重要考題,而世代研究所採用的是相對危險性,其信賴區間在過去幾乎沒有考過,本題算是首次命題,但課程中已一再強調須要熟記此信賴區間的公視。109年地特四等衛行有類似本題形式的考點。
《命中特區》:流行病學課本p5-8與p5-40。
  1. 先收集有暴露(懷孕期間罹患妊娠糖尿病)與沒暴露的世代族群,追蹤日後兩組產下巨嬰的情況,採用的是世代追蹤研究。
  2. 孕婦懷孕期間罹患妊娠糖尿病而產下巨嬰之風險比為
    $ RR $ $ = \cfrac { 21/174}{31/714} $ $ = 2.78 >1$

    代表孕婦懷孕期間罹患妊娠糖尿病是產下巨嬰的危險因子。

    $ In(RR) = 1.0224$,$ \sqrt { \cfrac{1}{21} - \cfrac{1}{174} + \cfrac{1}{31} - \cfrac{1}{714} } $ $=0.2697 $

    風險比之95%信賴區間為 $ e^{1.0224 \pm 1.96 \times 0.2697}$ $ \Rightarrow \left[ 1.639,4.716 \right] $
《考題難易》:★★
《解題關鍵》:流行病學偏差是重要考點,然而過去考試較著重於選樣偏差的觀念,資訊偏差雖較少考,但作答上較為直接容易,舉例說明較能獲取高分。
《命中特區》:流行病學學課本p54題77與頁p57題232~p159題234;流行病學精選500題全解p185~196。
資訊誤差又稱作分類誤差(錯分),指在疾病或危險因子測量、分類或資料收集方法不正確所造成。
  1. 世代研究中---疾病分組錯誤
    在追蹤型研究中,對未來追蹤發生的疾病或死亡狀況,往往需要長期追蹤或嚴謹的定義而取得,因此會有資料收集不全或不正確所造成的偏差。例如我們想比較抽菸與不抽菸者將來是否容易得到肺癌,結果發現兩群人得到肺癌的比例差不多,主要的原因在於抽菸要得到肺癌需要長期追蹤,可能是抽菸者還沒有得到,但並不是不會得到,此處便造成了疾病的錯誤分組。
  2. 病例對照研究---回憶偏差
    暴露資料常藉由問卷訪查、現有紀錄的檢索。但因病例對照研究必須由研究對象回憶以往的暴露經驗,通常病例的個案腦海中會搜尋記憶中有那些致病因子的暴露,企圖去解釋或瞭解為何他們會得病。對照個案因為他們沒有生病,可能較少去記憶一些暴露。由於病例組與對照組的回憶程度不同或記憶不全而產生的偏差便稱為回憶偏差,會造成假相關的產生。
《考題難易》:★
《解題關鍵》:四大癌症篩檢目的與推動屬公共衛生重要議題,但出現在流病考卷中較為少見,雖然110年公衛師的流病考卷的申論題亦有四癌篩檢的命題,但多數同學應能輕鬆作答。
《命中特區》:流行病學課本p10-9題5;流行病學精選500題全解p48題70。
目前補助的四大篩檢為乳癌篩檢、子宮頸癌篩檢、大腸直腸癌篩檢以及口腔癌篩檢,其中乳癌篩檢是針對 45-69 歲婦女或 40-44 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 X光攝影檢查;子宮頸癌篩檢則是30歲以上婦女,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大腸直腸癌篩檢納入50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口腔癌篩檢針對30 歲以上曾經嚼檳榔或吸菸者、18 歲以上曾經嚼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篩檢的目的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癌症或其癌前病變,經治療後可以降低死亡率外,還可以阻斷癌前病變進展為癌症。除此之外,針對這4種癌症進行篩檢補助,另外的原因是成本效益高,亦即相對於不篩檢,篩檢每多救一個人年所額外多花的錢(ICER)是相對有效益的。

國民健康署於2010年起運用菸品健康福利捐擴大推動四癌篩檢,並透過門診主動提示、醫院及衛生局主動聯絡通知,以及主動走入社區推廣、鼓勵企業主動加入防癌抗癌的行列、充實癌症篩檢基礎設施與確保品管及落實陽性追蹤等,提升篩檢率及異常個案接受確診比率,為提高身心障礙者接受篩檢比率,將與社政單位合作,增進篩檢可近性。未來更將朝組織性篩檢方向發展,並改善縣市間癌症篩檢之差異,協助篩檢率及陽追率低於全國平均值之縣市進行改善。除了政府主導外,推動之策略還需藉由整合政府、醫院和社區資源,結合民間團體及企業大力宣導癌症篩檢,來帶動全國癌症防治工作不停向前滾動。
《考題難易》:★
《解題關鍵》:常基本的考題,樣本平均數機率的運算,需要留意考卷提供的是常態分配左半表。相關考題可參閱111年高考衛行、110年薦任與108年薦任試題。
《命中特區》:生物統計學課本p104;生物統計學精選500題全解p93~94。
  1. 假設非體育大學男性大學生敏捷性分數為X
    1. $ X ~ N (\mu = 20, \sigma ^2 =4)$
    2. $ P(\bar{X} \ge 19)$ $ =P(Z \ge \cfrac{19-20}{2 / \sqrt{36}})$ $=P(Z \ge 3)$ $=0.0014$
《考題難易》:★
《解題關鍵》:單母體比例值之信賴區間雖屬課內基本題,但過去的命題率較低,可參考105年地特三等衛生與102年高考衛生相同考法。
《命中特區》:生物統計學課本p127~128;生物統計學精選500題全解p119~120。
設10-12年夜校生過去30天被霸凌率為
$ \hat{p} = \cfrac {23}{327} = 0.0703 $

10-12年夜校生過去30天被霸凌率$p$ 之 95%信賴區間為
$ \hat{p} \pm Z_{0.025} \sqrt { \cfrac { \hat{p}(1-\hat{p})} {n} }$
$ \Rightarrow \cfrac {23}{327} \pm 1.96. \sqrt{ \cfrac { \cfrac{23}{327} \times \cfrac{304}{327} }{327} }$
$ \Rightarrow [0.0426,0.0981] $

※本站所有內容皆為志光教育科技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複製、轉載、發行或刊他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