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難易》:★★
《解題關鍵》:流行病學之率的比較屬課內重要內容,經典考題可參考103年地特四等衛行有相同觀念,而標準化率的概念則屬過去常考之課內基本題,110年地特四等衛技有類似考題。本題結合時事命題,相當值得再次練習的題目。。
《命中特區》:流行病學課本p2-23~24與p5-78~79。
《解題關鍵》:流行病學之率的比較屬課內重要內容,經典考題可參考103年地特四等衛行有相同觀念,而標準化率的概念則屬過去常考之課內基本題,110年地特四等衛技有類似考題。本題結合時事命題,相當值得再次練習的題目。。
《命中特區》:流行病學課本p2-23~24與p5-78~79。
- 這樣的推論並不正確。雖然20-49歲民眾的個案數最多,僅比較分子的個案數並不公平,因為台灣地區各年齡層的人數並不相同,其中20-49歲人口數是最多的,這樣直接比較並不公平。所以若要比較各種年齡別的發生率,應考慮以各年齡層人口數為分母來計算發生率,才能進行不偏的比較。
- 欲比較臺灣各年齡層COVID-19的死亡率是否不同,初步可採用該年齡層個案的致死率,可以用表示不同年齡發病後的危險性,由表中數據可知,隨著年齡增加,致死率也會跟著提高,90歲以上者超過了7%的致死率。若要更精確的比較不同年齡的死亡率,可採用標準化死亡率,標準化死亡率為調整不同比較在人口結構上的差異所推算出來的假想的總和率,原始資料作轉換後可使年年齡間的干擾消除,再作公平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