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教師檢定試題:國語文

一.作文

答題重點
  • 「引文思考」
    急於表達,吝於傾聽,提示考生思考人在溝通時的盲點往往流於主觀,自以為是,務求一己之見加諸他人,而缺乏傾聽他人意見之耐心與雅量。
    「消除偏見,汲取他人長處,增進人際關係」則可濃縮為兩大面的論述:「自我提升成長」「人我相處」。由個人群體(人我)兩方面探討傾聽意義及重要性。

  • 「段落大意」
    破題(第一段):強調在人際溝通方面「傾聽」是重要的技巧。
    第二段:由「傾聽」而消除主觀成見接納他人意見,察納雅言而可使自我成長。論述「傾聽」之重要性。
    第三段:由「人我相處」面向舉例說明藉由傾聽而理解他人意見,進而善解尊重包容,以達成妥善圓融溝通,可使人我關係洽、社會祥和。

  • 結尾:再次呼應題目,以期勉
    強調社會中的每個人,皆應努力落實「傾聽」之精神(或再以一段寫如格實踐傾聽再做結論)

  • 可用素材:
    1. 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伏爾泰。
    2. 兼視則明─新唐書魏徵傳。
    3. 松下壽之助〈日本經營之神〉的經營哲學「首先要細心傾聽他人的意見」。
    4. 「聽」字有「耳」、有「心」~用心傾聽。

二.測驗題

1. 祝賀李醫師的耳鼻喉科診所開張,最適合的題辭是下列哪一選項?
  1. 濟世功深
  2. 振聾發聵
  3. 德業長昭
  4. 為民喉舌
擬答 A
2. 下列與《三國演義》有關的歇後語,錯誤的是哪一選項?
  1. 諸葛亮弔孝:假仁假義
  2. 劉備借荊州:有借有還
  3. 周瑜打黃蓋:願打願挨
  4.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擬答 B
3. 下列各句缺空的詞語,依甲乙丙順序填入,最適當的是哪一選項?
甲、本次參賽者,除少數有真才實學外,其他都是□□□□。
乙、□□□□,各有天性,何必一定要他從政呢?
丙、他飽食終日,□□□□,使父母十分煩憂。
  1. 箇中翹楚/鐘鼎山林/簞食瓢飲
  2. 箇中翹楚/魚與熊掌/簞食瓢飲
  3. 濫竽充數/鐘鼎山林/無所用心
  4. 濫竽充數/魚與熊掌/無所用心
擬答 C
4. 下列各組「 」內的注音寫成國字後,字形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1. 事半功「ㄅㄟˋ」/有「ㄅㄟˋ」無患
  2. 視野遼「ㄎㄨㄛˋ」/「ㄎㄨㄛˋ」大經營
  3. 無遠弗「ㄐㄧㄝˋ」/年「ㄐㄧㄝˋ」不惑
  4. 道德「ㄌㄨㄣˊ」喪/美「ㄌㄨㄣˊ」美奐
擬答 C
5. 我們所使用的詞彙中常有由不同語言帶入的「外來詞」(alien word),例如吐司是「toast」的音譯外來詞。下列不屬於音譯外來詞的是哪一選項?
  1. 滑鼠
  2. 休克
  3. 拷貝
  4. 邏輯
擬答 A
6. 在描述一件事物時,轉變其原來性質,化成另一種本質截然不同的事物,而加以形容敘述的修辭方法,稱作「轉化」,或稱為「比擬」。下列所舉的歌詞中,運用「轉化」修辭的是哪一選項?
  1. 愛情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龍捲風〉)
  2. 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東風破〉)
  3. 怎麼會怎麼會/你竟原諒了我(〈擱淺〉)
  4. 風在長滿青苔的屋頂/嘲笑我的傷心(〈夜曲〉)
擬答 D
7. 下列各組「 」中的字,讀音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1. 「壅」塞不堪/朝「饔」夕飧
  2. 暴「殄」天物/懸絲「診」脈
  3. 形容粗「獷」/「曠」日持久
  4. 老「嫗」能解/「傴」僂提攜
擬答 A
8. 下列詞語,與書信有關的是哪一選項?
  1. 空弦落雁
  2. 斷雁孤鴻
  3. 平沙落雁
  4. 魚沉雁杳
擬答 D
9. 「側面描寫」是從側面烘托人物形象的寫作手法,下列屬於側面描寫的是哪一選項?
  1.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2.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3.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4. 母親烏油油的柔髮像一匹緞子似的垂在肩頭
擬答 A
10. 「委婉語」通常是因為對於所談論的事物有所禁忌或避諱,故在字面上採取較隱諱的委婉表達方式。下列不屬於委婉表現的是哪一選項?
  1. 懷孕—身懷六甲
  2. 性愛—男女之事
  3. 生病—玉體違和
  4. 死亡—跨鶴仙鄉
擬答 A
11. 下列詩詞所描寫的節日與錢琦《臺灣竹枝詞》:「競渡齊登杉板船,布標懸處捷爭先。歸來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葉鮮。」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1.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2. 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3.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4.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擬答 D
12. 學生即將完成終身大事,師長欲贈聯祝福,最適宜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1. 燕報重門喜 鶯歌大地春
  2. 易曰乾坤定矣 詩云鐘鼓樂之
  3. 萬里和風生柳葉 五陵春色泛桃花
  4. 桃展紅蕊春爛漫 李呈白璧品芬芳
擬答 B
13. 下列文句,錯別字最多的是哪一選項?
  1. 與其杞人憂天煩腦還沒發生的事,不如把握現在,奮發努力
  2. 因為飽受流言蜚語的無情攻擊,讓他在公司的地位急急可危
  3. 做任何事情都應三思而後行,決對不可意想天開或鋌而走險
  4. 既使東窗事發,他還能忝不知恥的文過飭非,令人匪疑所思
擬答 D
14.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難為言。」最接近本文意旨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1. 玉壘浮雲變古今
  2. 除卻巫山不是雲
  3. 不畏浮雲遮望眼
  4. 賀蘭山下陣如雲
擬答 B
15. 下列各組「 」中的字,意義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1. 雷「厲」風行/疾言「厲」色
  2. 萍蹤「靡」定/鉅細「靡」遺
  3. 五穀不「分」/「分」憂解勞
  4. 「度」日如年/再「度」光臨
擬答 B
16. 下列文句,遣詞用字最恰當的是哪一選項?
  1. 將軍振臂疾呼,率兵反攻,敵軍非其對手,紛紛望風而逃
  2. 梅姬颱風來襲,橫掃全臺,百姓熙熙攘攘,個個苦不堪言
  3. 太守為官清廉,不忮不求,雖已告老還鄉,仍是枵腹從公
  4. 我倆血濃於水,萬勿再言,哪怕地老天荒,仍能置之度外
擬答 A
17. 下列文句,遣詞用字最恰當的是哪一選項?
  1. 將軍振臂疾呼,率兵反攻,敵軍非其對手,紛紛望風而逃
  2. 梅姬颱風來襲,橫掃全臺,百姓熙熙攘攘,個個苦不堪言
  3. 太守為官清廉,不忮不求,雖已告老還鄉,仍是枵腹從公
  4. 我倆血濃於水,萬勿再言,哪怕地老天荒,仍能置之度外
擬答 C
18. 下列笑話,運用的語言學原理是哪一選項?
一名男子暗戀女子很久了,只敢遠遠觀望。有一天,他跟女子在麵店巧遇,終於鼓起勇氣來到她身邊問道:「小姐,妳叫什麼?」女子被突如其來的問話嚇了一跳,慌張地回答說:「我……我叫牛肉麵!」
  1. 諧音關係
  2. 結構歧義
  3. 詞類活用
  4. 詞語多義
擬答 D
19. 余光中〈戲李白〉:「你曾是黃河之水天上來/陰山動/龍門開/而今反從你的句中來/驚濤與豪笑/萬里滔滔入海/那轟動匡廬的大瀑布/無中生有/不止不休/可是你傾側的小酒壺?」下列有關這段詩文情感表現的敘述,最適切的是哪一選項?
  1. 嘲笑與諷刺
  2. 讚歎與頌揚
  3. 同情與關懷
  4. 困惑與迷惘
擬答 B
20. 下列詩句描寫內容與臺灣地名相配對,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1. 高砂民族善安排,櫻社翻新古例埋。花影盈窗消酷暑,槐陰夾道聘幽懷。—烏來
  2. 萬疊煙巒湧翠濤,盤空鐵路幾周遭。車衝急雨輪聲壯,人入雄關膽氣豪。—玉山
  3. 高岸萋萋草似煙,白波青嶂水沙連。編茅繞嶼千椽屋,架竹浮湖萬頃田。—日月潭
  4. 神火靈泉久擅名,關花嶺蝶亦多情。移開雲腳千林現,瘦盡山容一鳥鳴。—大禹嶺
擬答 C
21. 〈南柯子〉:「空挂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繫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所詠的主題是下列哪一選項?
  1. 風箏
  2. 珠簾
  3. 落梅
  4. 柳絮
擬答 D
22. 我國自古以農立國,生活的週期與陰陽寒暑的季候運行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因此有了「二十四節氣」的創立。下列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說明,最恰當的是哪一選項?
  1. 節氣的劃分,以月亮運行規律為依據
  2. 二十四節氣,每年都會固定在同一天
  3. 春分、秋分都是晝夜幾乎等長的節氣
  4. 「驚蟄」指夏天氣溫升高,蟲蛇驚擾
擬答 C
23. 杜甫〈水檻遣興〉:「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細雨 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有關這首詩的風格描述,最貼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1. 沉鬱頓挫
  2. 幽靜閑適
  3. 華麗濃豔
  4. 飄逸豪放
擬答 B
24. 下列各組詞語,意義相近的是哪一選項?
  1. 暮景桑榆/桑梓之邦
  2. 懸車致仕/奉命真除
  3. 虛左以待/吐哺握髮
  4. 臨崖勒馬/臨渴掘井
擬答 C
25. 下列各組詩句所顯示的季節,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1.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赤葉楓林落酒旗,白沙洲渚夕陽微
  2.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3.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4.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擬答 A
26. 陳義芝〈草堂沈思〉:「千年前為秋風所破的茅屋/剩日下的竹影搖曳/我小立在 那座新築新修的草堂」。詩中所緬懷的人物是唐代詩人,下列緬懷相同人物的是哪一選項?
  1.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2. 你的清波卻反向而行/舉世皆合流,唯你患了潔癖/眾人皆酣睡,唯你獨醒
  3. 四野的哭聲/卻又不怎麼講求對仗與平仄/你抱歉地說:/朱門發臭的酒肉/餵肥了長安陰溝裡的耗子
  4. 詩史寫到建安就得爬一座大山/歌雖然短,但沒酒不行/朝霧被逐呎的海拔逐呎 驅散/聽覺裡全是呦呦的鹿鳴
擬答 C
27-28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7-28題。
在商周的時候,詩歌就已用作諷諫的工具,所以有「瞽獻詩」的記載;也許是我們的老祖宗早已知道了「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的道理,所以孔子主張詩教,在「多識草木鳥獸之名」以外,達到調理性情的目的,使讀詩的人,能有溫柔敦厚的情操;唐太宗欲以詩興教,於是考試時以詩取士;王陽明主張教兒童讀詩,發洩過多的精力,把詩歌看成,有功效的教育項目。而最使人驚奇的,詩歌是周代外交官的外交教材和「工具」,故孔子云:「不學詩,無以言。」班固解釋得最清楚:「降及春秋,諸侯卿大夫,交接鄰國,當揖讓之時,必稱詩以論其志。」引詩賦詩,竟然有現代白皮書或備忘錄的效用,這種外交上的風雅盛事,真是後無來者。(杜松柏〈學詩—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梅花都不見〉節選)
27. 關於詩的作用,本文未直接提及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1. 詩具有教化功能
  2. 詩可作為勸諫之用
  3. 讀詩可提升思辨能力
  4. 讀詩可多認識萬物之名
擬答 C
28. 根據《左傳》記載,晉公子重耳流亡至秦國,秦穆公邀重耳赴宴,宴會上晉公子賦 〈河水〉,秦穆公賦〈六月〉。這種互動,與本文所述詩的作用相符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1. 瞽獻詩
  2. 不學詩,無以言
  3. 多識草木鳥獸之名
  4. 達到調理性情之目的
擬答 B
29-30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9-30題。
生命在發展中,變化是常態,矛盾是常態,毀滅是常態。生命本身不能凝固,凝固即近於死亡或真正死亡。惟轉化為文字,為形象,為音符,為節奏,可望將生命某一種形式,某一種狀態,凝固下來,形成生命另外一種存在和延續,通過長長的時間,通過遙遙的 空間,讓另外一時另一地生存的人,彼此生命流注,無有阻隔。(沈從文〈抽象的抒情〉)
29. 下列敘述與本文意旨無關的是哪一選項?
  1. 「生命的智慧」可以藉文字、形象和藝術保留下來
  2. 「生命的存在和延續」形成了人類綿延不絕的歷史
  3. 異時異地之人可以透過作品無間地體會作者的心境
  4. 「生命的變化與矛盾」成就出一種歸真守愚的智慧
擬答 D
30. 下列詩詞意境與本文所述,最相近的是哪一選項?
  1. 朱絃一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
  2.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3.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4.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擬答 A
關鍵趨勢
107專題講座.先修班全新開課
聯絡我們
我們將儘速跟回覆您的訊息
各式行程、旅遊必備品一次收錄,另有全球旅行部落客、素人遊記當您的智囊團,內行資訊一手包辦。
樂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旅樂客
志聖教師甄試|教師檢定|教育/心輔所
台北志聖 台北市館前路2號7樓02-23755999
台中志聖 台中市東區復興路四段76號04-22200985
台南志聖 台南市成功路10號06-2281111
高雄志聖 高雄市建國三路125號07-28519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