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答
  1. 據以尿液檢體沒有錯誤分組的資料整理如下:
     沒有錯誤分組的情形
    暴露情形食道癌病例對照組
    黃麴毒素暴露5020
    非暴露500800
    總計550820
    相關性估計值為:
    OR=50×800=4
    20×500
  2. 考慮問卷收集暴露資料之敏感度為0.9,特異度為0.8。
     病例組對照組
    真正的分布暴露組非暴露組暴露組非暴露組
    5050020800
    研究的分布暴露組4510018160
    研究的分布非暴露組54002640
    敏感度或特異度0.90.80.90.8
    問卷調查下:
    OR=145×642=1.29
    405×178
  3. 由題1、2可知發生了低估的情況。在病例組與對照組對暴露情況有非差異性的錯誤分類產生(兩組敏感度與特異度相同),可能低估其暴露與疾病之危險性。
擬答
  1. 菸害防治的角度可考慮可歸因危險比:
    冠狀動脈心臟病死亡之可歸因危險比:
    肺癌死亡之可歸因危險比:
    由此可知,菸害防治對於肺癌死亡率的降低最有效。
  2. 病因學因果關係建立的角度可考慮相對危險性:
    • 冠狀動脈心臟病死亡之相對危險性:
      RR=892/100000=1.56
      572/100000

    • 肺癌死亡之相對危險性:
      RR=209/100000=14.93
      14/100000

  3. 由此可知,抽菸最密切的危險是肺癌死亡率。
擬答
  1. 此為實驗流行病學中常用的有效性(efficacy)測量:
    有效性=相對危險降低=
    比較組發病率-治療組發病率
    比較組發病率

  2. 雖然計算得知僅有35.45%低於廣告宣稱的36%,但這應不是出題老師主要想要的評論適當性。所以本題主要回答的內容應是有效性(Efficacy)與效果(Effectiveness)的差別。
    由於本例是臨床試驗,病患經過高度選擇以及嚴格遵循實驗所得到的結果,但此藥用在一般患者身上,未必會有這麼好的結果(36%)。畢竟每個患者的年齡、性別、病史、生活習慣、服藥的配合度皆不相同,所以廣告以有效性的角度形容並沒有問題,但推廣到非理想狀態的一般族群效果時,未必有這麼樂觀的藥效。

    有效性是指一個藥品在高度控制的環境下使用所表現的結果,意即由有高度意願且以研究為導向的臨床人員,依據一份嚴格設計的書面計畫書來執行給藥與監測結果;而病患是符合嚴格納入與排除條件者,經仔細選擇出來的一群人,他們同意加入研究並願意配合研究過程,所以efficacy是指在「理想的」的情況來評估一個新藥藥效或是手術方法所用的字,所以除了很特別的情況下,一般RCT皆是以efficacy表示。而效果是指一個藥品在真實世界執業環境下使用所表現的結果,意即由一群不同科別的醫師,針對一病情或特質差異很大的病患群,視病患之需要而給藥;這些病患群對藥品認知少、服藥配合度不高、會被同時罹患不同疾病或不同用藥物干擾其療效,這些干擾因素或偏差在有效性臨床試驗中是沒有的。理想上,藥物經濟評估應呈現藥品的效果,而不是其有效性。故應盡一切努力來收集在實際執業狀況下的疾病罹患率與死亡率資訊。若沒有效果的數據,則可使用適當的模式技巧,來轉換從有效性研究所獲得的數據,變為實際執業所預期的數據(即效果)。
陸續更新中...
※本站所有內容皆為志光教育科技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複製、轉載、發行或刊他處。
志聖營養師|食品技師|高普考衛生行政
台北志聖 台北市館前路2號7樓02-23755999
台中志聖 台中市東區復興路四段76號04-22200985
台南志聖 台南市成功路10號06-2281111
高雄志聖 高雄市建國三路125號07-285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