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 
        1 | 
        下列選項「」中的詞語,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 這本小說曾創下破紀錄的銷售數字,「風靡一時」
 
            - 這支籃球隊伍連戰皆捷,「所向披靡」,稱霸當今籃壇
 
            - 這家餐廳以排骨熬粥,其美味讓顧客「不食肉糜」則不快
 
            - 這份報告製作用心,資料豐贍,「鉅細靡遺」,深獲眾人肯定
 
           
         | 
      
        
          | (B) | 
          2 | 
          下列文句中,對他人稱呼自己家屬的用法,何者錯誤?
            
              - 內人擅長料理義大利菜
 
              - 令尊已逾耳順之年,仍健步如飛
 
              - 家姊喜歡園藝,假日常蒔弄草
 
              - 舍弟今夏大學畢業,正準備參加國家考試
 
             
           | 
        
        
          | (D) | 
          3 | 
          下列對話『』內成語的使用,何者最恰當?
            
              - 「陳教授,聽說你帶領的研究團隊獲得國際大獎,恭喜恭喜。」「哪裡哪裡,我們算是『實至名歸。』
 
              - 「老張默默行善,數十年如一日,今年獲得鎮公所頒發的好人好事獎。」「老張『求仁得仁』,我也贊同」
 
              - 「董事長,公司的新措施鬧得人心沸騰,是不是考慮調整一下?」「你是總經理,你去幫我『揚揚止沸』不就得了!」
 
              - 「老總,你不是昨天才跟李經理吵架,怎麼今天就把這個標案交給他處理?」「為了公司的發展,我只好『委曲求全』。」
 
             
           | 
        
        
          | (B) | 
          4 | 
          下列各組文句「」中的詞語,何者意思兩兩相同?
            
              - 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漁父樵夫之舍,皆可指「數」
 
              - 吾關三代以下,是衰道「微」/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 「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為之四「顧」,為之仇住
 
              -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 
        
        
          | (A) | 
          5 | 
          「孔子說:一個人年紀大了,體力和精神都已經衰退了,應該特別注意對財富、權力、名譽、地位都不可貪求,『貪』就是不滿足目前已得到的,而繼續要求、追求更多的財富和權力,更高的名譽和地位。其實,貪和進取之心兩者之間的分界,往往是模糊的,每個人都可以也應該有向上提升、向前求進步的心懷,但是把期待和目標放得太高太遠,變成過分和不現實,那就是『貪』。其實,一個人不論在什麼年紀,都要記住不要有貪婪之心,不過孔子說,到了老年更應該是如此。」上文是在闡述孔子那句話?
            
              - 戒之在得
 
              - 貧而無怨
 
              - 約之以禮
 
              - 過猶不及
 
             
           | 
        
        
          | (C) | 
          6 | 
          「隨著科技及應用發展,線上社群在真實世界的行動力,近年逐漸受到肯定。從國外的反戰、社會運動、美國總統選舉,到國內的搶救樂生、拯救動物......在在證明線上社群也能連結線下行動,發揮實體世界的影響力。」關於「線上社群」的影響力,下列敘述何者最切進上文旨意?
            
              - 線上社群可以快速的連結,創造議題吸引媒體目光
 
              - 線上與線下之間的連結愈快速,實際的影響力愈大
 
              - 線上社群對於真實世界的影響力,透過連結線下行動而產生
 
              - 線上的真實行動力,來自社群之間對議題的強大論述能力
 
             
           | 
        
        
          | (B) | 
          7 | 
          「每個人都是一顆離開槍膛的子彈,停止便意味了墜亡。問題是,我們卻又常常希冀自己所擁有的某些物事,能夠靜止地成為永恆,譬如青春啦!財富啦!健康啦!愛情啦!然而,誰曾看見奔流的江水能夠永遠擁抱一座靜默的高山!」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上文文意?
            
              - 「奔流的江水」意謂一生的榮華富貴
 
              - 「靜默的高山」意謂永恆不變的事物
 
              - 「離開槍膛的子彈」是指人們旅行時的自由無拘束
 
              - 「希冀自己所擁有的」是指人們總羨慕他人能擁有
 
             
           | 
        
        
          | (D) | 
          8 | 
          顧肇森:「假期中偶爾早起,趕上她梳頭,即使愛做完髻之前,我總得幫她擎起鏡子,讓她判斷梳歪了沒有,往往得打散髮髻重做,而且髮根漸漸鬆動,一梳就扯下一叢頭髮,使我看得背上直起寒慄。梳成的髻,常是危樓的光景。我仍記得早些年第一次在麵疙瘩的湯中看見一縷青絲,不禁像看到河裡浮屍似的哇哇叫起來,母親抱歉得不得了,硬要我另換一碗。自那時起,她的髮屢在飯菜中出現,見慣不奇,也就不值得大驚小怪了。只是趁她不注意,偷偷的抽起來丟掉。」
            
              - 恐懼憂慮
 
              - 視而不見
 
              - 習以為常
 
              - 不動聲色
 
             
           | 
        
        
          | (D) | 
          9 | 
          「環保葬是近年來才興起的概念,英國早在1993年就推動環保自然葬,是最早推動的國家,後續環保葬的概念又慢慢推行至美國、北歐、日本、紐澳等國家。日本在2008年時,火化率就達到99.85%,為世界第一;同年瑞典及丹麥火化率皆達75%以上,英國為72.45%、紐西蘭70%、澳洲為65%。而各國因民情不同,環保葬盛行的方式不同,例如日本靠海因此不少民眾採用海葬,而丹麥、瑞典、挪威三國除了紀念花園之外,也設置海岸墓園,提供民眾多元選擇。就內政部資料顯示,國人到2015年底為止,全國火化率已達95.65%,可見經過長年推廣,『火化遺體』這概念已逐漸為大眾所接受。2015年推動環保自然葬計9,136件,為2005年之20倍,其中又以樹葬居多,顯示環保葬的概念獲得愈來愈多民眾認同。」
            
              - 民情使然,日本環保葬世界第一
 
              - 環保葬新趨勢,多元墓地供選擇
 
              - 環保自然葬蔚然成風,英國推行有功
 
              - 環保葬成趨勢,臺灣10年成長20倍
 
             
           | 
        
        
          | (C) | 
          10 | 
          「從文學史上看,大部分詩人都能很輕易地把握兩種以上的瓊瓦,這也許不表示詩人優於別的作家,但至少表示詩人的延伸性大於別的作家。詩是壓縮的語言,但人不能永遠說壓縮的語言,尤其當你想到要直接而迅速地服役社會的時候,壓縮的語言是不容易奏效的。我常常想,這大概是我也寫散文的原因。我在金門的時候和瘂弦談這個問題,他說:『好比臺糖公司,除了出產蔗糖以外,也出產鈣片和甘蔗板。』散文是詩人的副產品,大概是無可否認的。」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不符合作者的看法?
            
              - 所謂「兩片瓊瓦」,指的是新詩與散文
 
              - 詩人善於運用壓縮的語言,並能較輕鬆地掌握其他文類
 
              - 散文寫作耗時,難以服役社會,故詩人是散文為副產品
 
              - 認同瘂弦以臺糖公司為譬,將新詩視為蔗糖,散文視為鈣片或甘蔗板
 
             
           | 
        
        
          | (A) | 
          11 | 
          「於是,我找到了帕多瓦,在這裡遇見了喬托。他透過樸實無華的筆觸,向世界歌頌人的心靈。在喬托之前,中世紀的藝術作品純粹是神蹟的展現,畫面中的人物缺乏情感、面無表情,他們都只是構成事件的道具。喬托的作品讓我們相信:生命的救贖,就存在於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當中;真正的偉大,就是在熙熙攘攘的紅塵裡,做一個平凡自在的人。這位偉大的畫家,達文西稱他為『藝術之父』,沒有他的啟迪,很有可能就沒有文藝復興。或許,我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相當的歲月,才能走出中世紀的幽黯。」根據上文,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 達文西因喬托對黑暗時期的貢獻,讚他為「藝術之父」
 
              - 喬托擅長描繪面無表情的小人物,藉以傳達對神的崇敬
 
              - 在達文西的筆觸下,人物的心靈與情感總是趨向於神性
 
              - 文藝復興的藝術關注,由現實生活與人物心靈轉向宗教
 
             
           | 
        
        
          | (A) | 
          12 | 
          「愛情,愛情,你只使我體驗什麼什麼,而不去問『為什麼』。『為什麼』在愛情中止息,『為什麼』所生的空虛,在愛情中充實。我幾次想逃出愛情之外,自問我為什麼要愛她,我愈問愈得不著答案。因為我之愛她,即因『我』不知為什麼;我就是因為她能使『我』不問為什麼,才會愛她。在愛情中,最初也不知我的目的安在。我可以在朦朧中覺到我之目的,是得那神秘的心。然而我不能以我任何身外之物為手段。我要得她之心,只有把我之情懷,向她傾吐,把我之精神,向她貢獻。我只能以我『現在之整個自我』為手段,以換取『對方之自我』為目的。」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 愛情是完全盲目的
 
              - 人在愛情中避免了生命的空虛
 
              - 真正的愛情是把自己交付給對方
 
              - 愛情中不問為什麼是因為愛情是無功利性的
 
             
           | 
        
        
          | (A) | 
          13 | 
          「目前有些人以為,大自然的平衡是早期世界比較單純時的事,而現在已經有太多的改變,沒有必要再去談它。又有些人以為這只是一種假說,不足為據。今天大自然的平衡當然和洪荒時期不一樣,但是仍然存在著,生物間複雜、精確,而且具高度整合性的關係,不能隨便忽略。就好像站在懸崖邊緣的人,若藐視重力定律,能不受到處罰嗎?自然的平衡不是一種固定的狀況,而是流動的,不斷變化的,一直都在調適當中。人類也是平衡中的一部分,有時平衡對人有利,有時往往由於人自已的所做作為,使平衡轉為不利。」下列敘述,何者最不符合上文所謂「自然的平衡」?
            
              - 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貴於人
 
              -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 
        
        
          | (C) | 
          14 | 
          下列選項,何者不符合「防微杜漸」的觀念?
            
              -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 大道廢,有仁義;六親不和,有孝慈
 
              -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 
        
        
          | (D) | 
          15 | 
          「今夫世俗愜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貲華屋,皆眾人所必爭,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作者認為「世俗愜意事」之所以難於謀取的原因為何?
            
              - 世俗無德者多,故不具取得資格
 
              - 造物者亦以此為貴,故吝於給予
 
              - 對於命中所無之事,自不可強求
 
              - 僧多粥少,上蒼亦不能有求必應
 
             
           | 
        
        
          | (C) | 
          16 |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根據文意,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作者的慨歎本意?
            
              - 古書流傳訛誤以致真相難明,故為學必須謹言慎行
 
              - 古書保存不易以致求知困難,故為學必須拜師學藝
 
              - 古書亡佚以致真相本意難明,故為學必須慎思明辨
 
              - 古書傳世不多以致訪求困難,故為學必須廣泛蒐羅
 
             
           | 
        
        
          | (D) | 
          17 | 
          甲、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乙、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白日參辰見,北斗迴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根據上述詩歌,下列詮釋何者正確?
            
              - 甲詩描述種種氣候的異象,以隱晦的方式暗示戀情不見容於社會
 
              - 乙詩不僅以天地起誓,還藉秤錘、睡枕為喻,鄭重表達婚約之盼
 
              - 兩首詩歌都藉由四季的更迭表現時光荏苒,襯托戀人的情感日篤
 
              - 兩首詩歌都以大自然的異常景象反襯愛情的堅貞,強調至死不渝
 
             
           | 
        
        
          | (C) | 
          18 | 
          夫國家作事,以公共為心者,人必樂而從之;以私奉為心者,人必咈而叛之。故燕昭築金臺,天下稱其賢。殷紂作玉杯,百代傳其惡,蓋為人與為己殊也。(陸贄〈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
            
              - 「咈而叛之」意謂人民違逆不願服從
 
              - 「以公共為心」和「以私奉為心」的差別在動機不同
 
              - 「殷紂作玉杯,百代傳其惡」的原因是:製作玉杯將使人人為己而忘公
 
              - 「燕昭築金臺,天下稱其賢」的原因是:築黃金臺招致賢才,為國家之公利
 
             
           | 
        
        
          | (A) | 
          19 | 
          「說國賊懷奸從佞,遣愚夫等輩生嗔;說忠臣負屈銜冤,鐵心腸也須下淚。講鬼怪令羽士心寒膽戰;論閨怨遣佳人綠慘紅愁。說人頭廝挺,令武士快心;言兩陣對圓,使雄夫壯志。談呂相青雲得路,遣才人著意群書;演霜林白日升天,教隱士如初學道。」下列敘述,何者最能詮釋上文有關說書人表演的描述?
            
              - 說書藝術具有移人性情的感染力,能讓怯者勇、薄者敦
 
              - 說書藝術首重想像虛構,才能針砭時政、喚起聽眾共鳴
 
              - 說書人的講述反映市井生活,販夫走卒經常成為故事中的主角
 
              - 說書人須清楚交代故事人物的經歷,才能證明自己的學識淵博
 
             
           | 
        
        
          | (D) | 
          20 | 
          尺棰當猛虎,奮呼而操擊;徒手遇蜥蜴,變色而卻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將矣。袒裼而按劍,則烏獲不敢逼;冠冑衣甲,據兵而寢,則童子彎弓殺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則力有餘矣。(蘇洵〈心術〉)文中「能以形固」之意,下列說明何者最正確?
            
              -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 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 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