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普考衛生技術

流行病學概要


影片內容:
109普考衛生技術 流行病學歷屆試題
00:01 試題一
06:04 試題二
07:25 試題三

申論題

擬答
《考題難易》★★
【解題關鍵】
世代效應、年齡效應與年代效應是描述流行病學的重要內容,雖然觀念不難,但過去命題比例不高,所以需平時有演練過此類申論題型,去年108年簡任衛生行政有類似考題,可參考流行病學課本P.4-11頁有相同試題演練。
  1. 世代年齡曲線以某一特定年代出生的人為對象,根據他們在不同年齡時的死亡率或疾病率繪製而成,又稱為縱斷曲線。
  2. 各世代年齡曲線的疾病率高峰發生在不同年齡層,可能由世代效應、年齡效應與年代效應同時所導致。因為世代效應造成不同世代的曲線不同,而不同世代的曲線不同,亦可能發生於特定年代的效應下,同樣地,年齡效應亦使不同年齡的疾病率有所不同,所以三種效應皆可能導致疾病率高峰發生在不同年齡層。
  3. 世代年齡曲線是追蹤同一群特定年代出生的人,為縱斷型的調查,可探討某疾病或死亡的原因是由於不同世代或不同年齡所產生的健康結果風險的差異。研究者通常需要數條世代年齡曲線,以比較不同出生世代在相同年齡的疾病率或死亡率是否有所差異,亦可以比較相同出生世代在不同年齡的疾病率或死亡率,藉此瞭解年代和年齡對於疾病率或死亡率的個別影響。
擬答
《考題難易》★
【解題關鍵】
多重檢查為近年來考試常見命題,而疾病篩檢的條件也是平常強調的重點,去年108年原特三等衛生行政類似題,104高考與103普考皆有相同計算考題,可參考流行病學課本P.3-42至P.3-45頁有相同試題演練。
  1. 平行檢查代表個案必須在所有的檢驗中都是陰性反應才會被判定為沒有生病,有任何一個檢查結果為陽性,就當作是有病的證據。
    淨敏感度為兩個檢驗至少有一陽性者
    Sen=1-(1-Sen₁)(1-Sen₂)=1-0.2×0.1=0.98=98%
    淨特異度為在兩個檢驗中皆為陰性反應者
    Sp=Sp₁ × Sp₂=0.9×0.8=0.72=72%
    1. 必須是適當之疾病
      疾病所引起之後果相當嚴重、篩檢找出個案必須是可治療的、盛行率必須高、疾病之臨床前期之可偵測期(PCDP)必須夠長。
    2. 必須有適當之篩檢工具:
      敏感度及精確度必須好,且必須有適合大規模使用在無症狀族群之篩檢工具,即民眾可接受度高。
    3. 必須符合成本效益:
      對於篩檢與後續的治療成本都應考慮在內。
擬答
《考題難易》★★
【解題關鍵】
世代追蹤研究的危險性評估、族群可歸因危險性皆為課內基本內容,但本題存在的陷阱是題意的正常與異常不要弄混,基本上可輕易得分。而測量的資訊偏差造成危險性的偏誤亦是基本內容。103地特三等衛生行政與104高考衛生行政皆有族群可歸因危險性的考題,而資訊偏差造成世代追蹤的偏誤在102年普考衛生行政亦有相同考題,可參考流行病學課本P.5-44與P.5-104頁有相同試題演練。
  1. 將研究資料整理如下:
     動脈硬化無發生合計
    全氟辛烷磺酸異常50210260
    全氟辛烷磺酸正常28312340
    合計78522600
    追蹤型研究,採用相對危險性進行相關性評估: $$RR = \frac{50/260}{28/340}=2.335 > 1$$ 代表血液全氟辛烷磺酸異常是動脈硬化之危險因子
  2. 全族群動脈硬化發生率= $$ \frac{50}{260} \times 0.16+\frac{28}{340} \times 0.84=0.0999$$
    族群可歸因危險性: $$ PAR=0.0999- \frac{28}{340} =0.0176=17.6^0 \diagup _{00}$$
    代表全族群$17.6^0 \diagup _{00}$動脈硬化是由血液全氟辛烷磺酸異常造成。
  3. 考慮問卷訪視動脈硬化發生之敏感度為0.8,特異度為0.9
 暴露組(異常)非暴露組(正常)
真正的分布動脈硬化
50
無發生
210
動脈硬化
28
無發生
312
研究的分布    
動脈硬化40212231
無發生101896281
敏感度特異度0.80.90.80.9

調查相對風險 $$ RR=\frac{61/260}{53/340}=1.505$$
故此時發生低估的情況,可能低估其暴露與疾病之危險性。

※本站所有內容皆為志光教育科技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複製、轉載、發行或刊他處。


TOP
× 109國考日程 109高普考錄取統計 會計師歷屆試題 記帳士師歷屆試題 營養師歷屆試題 土木技師歷屆試題 最新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