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愛因斯坦說:「不要試圖去做一個成功者,而要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愛因斯坦是近代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曾發表過三百餘篇的科學論文,人稱「現代物理學之父」之譽。以他卓越的科學成就卻告誡我們「價值」遠比「成功」重要,係因成功者可能是建立在許多失敗者的骨骸之上,損害了普羅大眾的利益,而僅僅成就一人的成功巔峰,這種成功不被世人認可,也沒有普世價值。西方哲學家西塞魯也說:「瞭解生命真諦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長。」那什麼是生命真諦,其實就是生命真正的價值。一個有價值的人,往往在生命結束後,還餘有耀眼的光芒,還能深刻的影響好幾代人,甚至在不同的場域、不同的國情、不同的世代,都受人景仰跟歌頌。臺灣已故的知名慈善家莊朱女玉女士就是這樣一位有價值的人,她長年在高雄市公園陸橋下賣十元價格的愛心自助餐,讓她擁有了「窮人的守護神」的美名。雖然是十元自助餐,卻是貨真價實的豐富菜色,甚至有人身無分文,莊朱女士就免費供應,只求能照顧低薪困苦的勞工朋友。儘管她入不敷出,前後賣了七棟房子還債,但還是堅持到體力不支、輕微中風才不得不歇業在家。就營利角度來看,莊朱女士完全是個失敗者,但她卻活出了全台灣都認可的生命價值典範。所以,「成功者」可能是各層面的低階成就而已,只有「價值者」才是全方位能受人長久緬懷的。
其實,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想成為一名有價值、能夠影響感動他人的成功者。但在許多平凡的瑣細生活裡,都含有令人墮落的酵質,當我們不能謹小慎微的走在生活正軌時,這些蠢蠢欲動的酵質就準備惡意膨脹,我們生活也隨即產生劇烈變化,於是成功變成了必然,手段也就無所不用其極了。這時候「價值的人生」便與「成功的人生」分道揚鑣,但往往追求成功的人,陷身羅網而不自知,這是成功追尋過程當中,最令人惋惜的。
各個時代的諸多行業必然都有創業成功者,都有名聞遐邇的代表人物,但能夠變成後世思想崇向的價值者卻少之又少。泰戈爾曾說:「人生雖然只有幾十春秋,但它絕不是夢一般的幻滅,而是有著無窮可歌可頌的深長意義;附和真理,生命才能得到永生。」這裡所說的「意義」、「真理」,與我們所談論的「價值」基本上都是在同一個天秤的,所以中古先哲都會重視典範、環境、自我意志的訓練,為的就是不受到「鮑魚之肆」的無形薰染,影響了生命價值的追求判斷。
所以堅持自己的目標,便是成為一名價值者的必要法門,不受環影響,不被挫敗斲傷,認定自己能做的、那就盡本分;認定自己能幫的、那就多付出;認定自己能捐的、那就多奉獻……。「價值」是很抽象的,但落實在具體作為裡,又會變得很容易,只要伸出雙手去做你認為該做的,幫你認為該幫的,自然就會有人感受到你的善意美好,這樣或許只是小小的成功,卻是大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