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教師資格考 試題&解答

國文

類組:公立幼兒園


擬答
《論語》:「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地默然無言,卻紛垂萬象而蘊藉玄妙,人若用心體察往往能在自然景物中領略生命哲理。「潤物細無聲」描寫夜中春雨隨著暖風悄然而至,它並不張揚,只是柔和而靜默地滋養萬物。這樣的意象千百年來帶給人們無限感動與觸發,有人從中領略循循善誘、潛移默化的教育之道,有人據之闡發「為善不欲人知」的人生哲理,也有人由此體認「功成弗居」的修養境界。「潤物無聲」看似平易,實則是種圓融通透的生命觀照,是需長期潛心思索與經驗的積累才可能具足的智慧與素養。

中國富商陳光標從30歲起投入慈善事業,據報章雜誌統計已累計捐獻逾數十億人民幣,受封為「中國首善」,然他也多次因為高調行善的舉動引發諸多爭議。不可諱言,世人總在意自己的付出與辛勞,總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被看見,企盼在艱辛的付出之後能獲得豐厚的回報,這是人之常情。我們固然肯定他的慷慨解囊,那些善款無疑也造福無數亟需援手的弱勢者。然而,比起聚焦在鎂光燈下的高調行善,多年來默默行善,直到被《時代雜誌》表揚才廣為人知的「愛心菜販」陳樹菊,以及堅持販售親做的便當給當地遊民和工人,持續55年之久的「窮人天使」、「10元便當阿嬤」莊朱玉女。這些為善不欲人知的故事在經媒體批露後所造成的迴響無疑是更加巨大的。她們奉獻出的金錢雖遠不及陳光標,但那種平實無私的分享與不矜不伐的胸襟所散發的人性光輝更令人肅然起敬。

作家劉墉曾在訪談時分享自己兒時的故事:父親在世時,只要看到乞丐,就會將錢給他,讓他輕輕放在盆子裡。對方若跪著或趴著,劉墉就必須蹲下來放,因為這不是施捨而是分享。能在助人的同時,體貼對方的處境,給予對方適度的尊重,用不造成對方壓力的方式幫助他人,使這種善舉成為一種平等而真誠的交流,而非一種高高在上的施恩。或許「潤物無聲」也正是如此,春雨柔和的灑潤與照拂,卻不驚擾草木,使其在無聲無息之中長養茁壯。揆諸教育之道,相較於絮絮叨叨的耳提面命,老師以身作則的身教更可在無形中滋潤學生的心靈。大學時修讀《禮記》,有一回在電梯前巧遇授課教授,我自以為禮貌地請老師先行進入電梯,老師也微笑地向我道謝。出電梯後,老師對我說:「剛才電梯中有很多人,我不想在很多人面前指正你。我知道你是對老師很有禮貌的孩子,但你知道正確的電梯禮儀嗎?電梯屬於『非舒適空間』,應由晚輩先行進入。長者較晚進入電梯,且因站在外側可較早離開電梯,以減少待在『非舒適空間』的壓迫感;而先行進入電梯的晚輩替長者選按欲前往的樓層,就是『有事弟子服其勞』的實踐。你有『禮』的態度已經很可貴,若能正確掌握『禮』的意涵才能更上層樓。」老實說,那年的《禮記》讀了什麼我早已不復記憶,但老師親切溫厚的提點,及在生活細節中對「禮」的講究與躬行,這種學者的風範著實令我深受感動且永誌難忘。

細細品味「潤物細無聲」的意境,我們將會發覺人生無需大張旗鼓、揚揚烈烈,只要能秉持奉獻的心,每個輕輕慢慢的步伐都是彌足珍貴的。我們應捨得用溫柔的方式付出,學習無聲潤物。未來,我期許自己能成為一位優秀的教師,默默地以我的身教、言教滋潤另一片心田。

※本站所有內容皆為志光教育科技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複製、轉載、發行或刊他處。

選擇題

(B) 1 中醫依照節氣建議「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而《禮記.內則》則寫到:「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調以滑甘。」兩套理論結合起來,夏至已過,小暑將臨,建議多吃的食物是下列哪一選項?
  1. 苜蓿
  2. 苦瓜
  3. 花生
  4. 蘿蔔
(A) 2 林燿德〈在都市的靚容裡〉:「都市出生的人是沒有故鄉的,他們從生到死,都像乘坐一列永不停歇的快車,永遠地進站、出站,遺忘了起點,也不存在著終點。」與文中所描述的都市生活,最吻合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1. 匆匆忙忙,無根無蒂
  2. 汲汲營營,唯利是圖
  3. 恍恍惚惚,不知所終
  4. 庸庸碌碌,一事無成
(B) 3 下列成語中的□,皆為身體部位,依甲乙丙丁順序填入,最適當的是哪一選項? 甲、□笥甚廣 乙、馬□東風 丙、拾人□慧 丁、摩肩擦□
  1. 胸/首/口/足
  2. 腹/耳/牙/踵
  3. 腹/首/口/踵
  4. 胸/耳/牙/足
(C) 4 下列「 」內的詞語,在句中沒有借指或比喻其它意義的是哪一選項?
  1. 一番胼手胝足的努力後,事情終於有了「眉目」
  2. 由於他是老闆的「耳目」,大家都不敢靠他太近
  3. 民謠通常都是經過「口耳」相傳而留下來的音樂
  4. 他們患難相扶持,「手足」情深的表現令人感動
(C) 5 下列「 」內的注音寫成國字後,字形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1. 不甘「ㄕˋ」弱/老馬「ㄕˋ」途
  2. 「ㄕˋ」均力敵/信「ㄕˋ」旦旦
  3. 茲「ㄕˋ」體大/「ㄕˋ」親至孝
  4. 文過「ㄕˋ」非/玩「ㄕˋ」不恭
(B) 6 農曆新年時家家戶戶換貼新春聯,各處都會貼上祈福的吉祥文字。下列文字意義與場所配對最恰當的是哪一選項?
  1. 倉庫、廠房:五穀豐登
  2. 雞舍、牛棚:六畜興旺
  3. 廚房、餐廳:高朋滿座
  4. 櫃檯、書房:招財進寶
(C) 7 下列關於公告內容的敘述,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遊客中心服務臺

*服務項目:提供旅遊資訊、船班時間、行李寄放服務。
*搭乘交通船注意事項:購買船票後,請務必先登記船位,否則無法登船。
*行李寄放注意事項:
  1. 若需使用行李室,請與服務臺聯絡。
  2. 行李室只提供行李寄放,物品安全請自行負責。
  3. 行李寄放時間為上午6:30-下午9:30。
  1. 查詢船班須先購買船票
  2. 購買船票之後即可上船
  3. 行李室不可直接進入使用
  4. 服務臺提供行李安全保管
(D) 8 烏竹芳詩:「殽果層層列此筵,紙錢焚處起雲煙。滿城香燭人依戶,一路歌聲月在天。明滅燈光隨水轉,輝煌火炬繞街旋。鬼餘爭食齊環向,跳躍高臺欲奪先。」臺灣地方民俗活動盛行,符合本詩的節慶活動是下列哪一選項?
  1. 元宵燈會
  2. 媽祖繞境
  3. 端午競渡
  4. 中元普渡
(C) 9 下列各組詞語中「亂」字的意義,前後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1. 心緒煩「亂」/兵荒馬「亂」
  2. 以假「亂」真/違法「亂」紀
  3. 雜「亂」無章/凌「亂」不堪
  4. 「亂」臣賊子/「亂」世佳人
(A) 10 下列成語運用,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1. 主管除充分授權,更應善加督導,才不致於「尾大不掉」
  2. 現今流行外送服務,一通電話,就可以嚐到「嗟來之食」
  3. 他總是為朋友兩肋插刀,經常扮演著「抱薪救火」的角色
  4. 只要抓住知識的要領,就可以「管窺蠡測」,理解其梗概
(A) 11 下列各組「 」中的字,讀音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1. 魑魅「魍」魎/「惘」然若失/昊天「罔」極
  2. 「慎」終追遠/思慮「縝」密/「鎮」國之寶
  3. 「戍」守邊疆/申酉「戌」亥/「戊」午之年
  4. 苗而不「秀」/循循善「誘」/良「莠」不齊
(C) 12 賴鈺婷〈街影回眸〉:「小時候,那座氣味陰森、人影雜遝的傳統市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開闊的晴天朗朗,是城市花園藝術的雕塑,龍山寺的簷宇就在不遠處,貼上地磚的人行步道,定時水舞表演的噴水池......,新穎的廣場建築是老街區力圖更新的代表作,剷平攤商混雜的老舊商場,同時蓋出一片藝術公共空間,是不是就能從落後老舊的氣味中脫身呢?」有關這段文字呈現的情懷,敘述最貼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1. 慷慨激昂
  2. 沉鬱愁悶
  3. 悵然傷感
  4. 悲悽哀痛
(A) 13 下列□內的字,皆應填入「動物名稱」。不全屬於「十二生肖」的是哪一選項?
  1. □死□悲
  2. □入□口
  3. □鳴□盜
  4. □頭□面
(A) 14 下列成語用字完全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1. 眾口鑠金/出類拔萃/膾炙人口
  2. 待價而估/從中斡旋/怙惡不俊
  3. 相形見黜/趨之若騖/暴殄天物
  4. 噤若寒蟾/鴻鵠之志/無地放矢
(B) 15 李宗盛〈新寫的舊歌〉:「兩個男人,極有可能終其一生只是長得像而已。有幸運的,成為知己;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下列最符合歌詞中「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所呈現的親子關係是哪一選項?
  1. 父親漸漸不像我口中驕傲描述的英挺人物,這讓我又著急又羞愧難當
  2. 我們都聽說父親病得很重,每週打針就是明證,但我也不知道他患的是什麼病
  3. 我心裡暗笑父親的迂;他們只認得錢,託他們直是白託!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嗎
  4.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D) 16 以下為某文教基金會市民學院成人教育課程訊息,《 》中所指的書是下列哪一選項?
*課程內容:
《 》是帝王之學,大家熟知的康熙、雍正、乾隆每天都要和大臣講讀。這部書在編成之後,大遼和高麗等國都想買,但朝廷認為,外國讀了此書,就學會怎麼治國,於本國不利,禁止販賣出境。這部書可以教我們判斷是非,做成功的賢者,活用在生活中,成為更受歡迎的人。
*班別:
從卷一開始講授,已開課十年,本期要談的內容是東晉時代。
*學員資格:
不限。過去的學員,從八十多歲到小學六年級,職業包括士農工商、家庭主婦、退休人員、學生等。
*時間:每週三19:30-21:30
  1. 四書
  2. 史記
  3. 三國志
  4. 資治通鑑
(B) 17 神話故事引人入勝,並多形成生活用語或俗諺,下列詞語內容均來自神話故事的是哪一選項?
  1. 女媧補天/神工鬼斧
  2. 夸父追日/精衛填海
  3. 盤古開天/仙露明珠
  4. 嫦娥奔月/滄海遺珠
(D) 18 中文有一字多義的現象。如「就」字,有「從事」、「靠近、接近」、「完成、成功」、「因襲」、「依照、順從」等義。下列各組詞語中的「就」字,意義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1. 「就」地取材/因陋「就」簡
  2. 「就」事論事/棄文「就」武
  3. 避重「就」輕/半推半「就」
  4. 造「就」人才/功成名「就」
(A) 19 「雙重否定」含有兩個否定詞,卻常常表示「肯定」之意,下列各組詞語皆屬於這種情況的是哪一選項?
  1. 無遠弗屆/攻無不克/無微不至
  2. 知無不言/無法無天/不學無術
  3. 攻無不克/毋枉毋縱/不學無術
  4. 無遠弗屆/無微不至/非親非故
(B) 20 魚問烏龜:「為什麼你遇事就躲,縮在殼中?」烏龜慢悠悠地伸展四肢說:「別人的評論重要嗎?那不是逃避,只是求一個平靜的環境而已。」魚接著問:「可是,被罵了也不在乎嗎?」烏龜看了魚一眼,慢慢轉身說:「這就是為什麼我活得比你久的原因!」依上文,烏龜所以比魚活得久的主要原因,應是下列哪一選項?
  1. 烏龜生活步調緩慢
  2. 烏龜能夠笑罵由人
  3. 烏龜不會多嘴惹事
  4. 烏龜懂得逃避現實
(D) 21 林良〈在火車上〉:「抒情是『水力發電』,一定要在『暢流』中艱辛的築水壩,硬把流水擋住,然後利用水力來發電。『直言』是讓水『流個痛快』,不過那就只有水,沒有電了。文學作品所以能夠動人,不靠水,靠的是電。」與本文「水力發電」寫作手法不同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1. 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胡適〈祕魔崖月夜〉
  2. 杏黃色的月亮在天邊努力的爬行著,企望著攀登樹梢,有著孩童的可愛的表情。張秀亞〈杏黃月〉
  3. 帶一絲寒意的微語,使整個翡冷翠的古老屋宇和曲折巷道都蒙上一層幽暗與晦澀。林文月〈翡冷翠在下雨〉
  4. 顧先生一家約我去費城郊區一個小的大學裡看花。汽車走了一個鐘頭的樣子,到了校園。改寫自南方朔〈酷:耍酷無法過一生〉
22-23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2-23題。
倘若拿一個人的思想做金科玉律,範圍一世人心,無論那人為今人,為古人,為聖人,無論他思想如何好,總之是將別人的創造力抹殺,將社會的進步勒令停止了。試問那人若非經過一番思想,如何能創造出金科玉律來?我們既然敬重那人,要學那人,第一件便須學他用思想的方法。他必是擺脫了古代思想和並時思想的束縛,獨立自由研究,才能建立一家的學說;不然,這學說也算不得他的了。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學他這一點,倒學他的反面?我國千餘年來,學術所以衰落,進步所以停頓,都是為此。 摘錄自梁啟超《歐遊心影錄》
(C) 22 下列最不符合本文意旨的是哪一選項?
  1. 我們要勇於拋開思想的束縛,開創新風氣,如此社會才能充滿生機,不斷向上提升
  2. 現在的人對於學問見識,只知從眾不知從己,只知附和而不敢力排眾議,自主創新
  3. 如果我們敬重某人,就應該將他的思想奉為金科玉律,才能夠承先啟後,一脈相承
  4. 能開啟學術風氣之先的人,往往可以成一家之言,建立學術宗派,影響一整個時代
(D) 23 依上文所述,我們要突破「我國千餘年來,學術所以衰,進步所以停頓」的困境,應有的觀念是下列哪一選項?
  1. 不恥下問,貴道尊師
  2. 學無常師,博貫五經
  3. 師法古人,見賢思齊
  4. 吾愛吾師,更愛真理
24-25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4-25題。

某次你搭火車打算到 A 地去,中途卻忽然臨時起意在 B 地下了車。也許是別致的地名吸引了你,也許是偶然一瞥的風景觸動了你,總之,你就這樣改變了本來預定的行程,然後經歷了一場充滿驚奇的意外旅行。

A 地是你原先的目標,B 地卻讓你體會了小小的冒險。回憶起來,你說,那是一次令你難忘的「出軌」經驗。

生命中的許多時候不也如此?心無旁騖地奔赴唯一的目的,不過是履行了原本的行程而已;離開預設的軌道,你才有機會發現其他的風景。
摘錄自謝謹陽〈打起精神來〉
(D) 24 下列敘述,不是引文所強調的為哪一選項?
  1. 別致的地名,促使人們變更行程
  2. 新奇的景物,吸引人們前往觀賞
  3. 變更的行程,可能帶來難忘的經驗
  4. 生命的意義,在於心無旁騖的工作
(C) 25 下列敘述,最切合引文主旨的是哪一選項?
  1. 不按計畫行事,才能展現才華
  2. 臨時變更行程,才能增廣見聞
  3. 擺脫刻板思維,可以開創新局
  4. 只有冒險犯難,可以獲致成功
26-27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6-27題。
就像鹿群活在對狼的極度恐懼之中;山也活在對鹿隻的極度恐懼之中;而或許山的懼怕有更充分的理由,因為一隻公鹿被狼殺死了,兩、三年之後,便會有另一隻公鹿取而代之;然而,一座被過多的鹿摧毀的山脈,可能幾十年也無法恢復原貌。

牛的情況也是如此。牧牛人除去了牧場的狼,卻不明白自己正在接收了狼的一項工作:削減牛群的隻數,以適應牧場的大小。他沒有學會像山那樣地思考,因此,乾旱塵暴區便出現了,而河流將我們的未來沖入大海裡。 摘錄自李奧帕德《沙郡年記》
(B) 26 本文所強調的意旨,最適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1. 為了維持自然生態的平衡,保育鹿群之外,更要撲殺狼群
  2. 狼的減少意味著鹿會增多,但這卻未必是山所樂見的生態
  3. 牧牛人要衡量牧場大小,決定放牧數量,以維持物種平衡
  4. 狼群鹿群對山而言都是破壞,所以山的懼怕更有充分理由
(A) 27 本文作者企圖重建的生態觀念是下列哪一選項?
  1. 人類並非萬物的主宰,應該如山一般地靜默無為
  2. 人類應該尊重動物相處的模式,不應有太多干預
  3. 牧人要努力經營自己的牧場,來維持生態的平衡
  4. 建立自然生態倫理,重建一套人與動物相處模式
28-30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8-30題。
「老師!她的便當裡是老鼠!她吃老鼠!」隨之而來的是同學的尖叫聲。 「這是......姑姑昨天從桃園帶來的......不是老鼠......我姑姑說這叫飛鼠......」我不斷小聲地重複這句話,可惜被同學的尖叫聲完全覆蓋。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體驗到如此劇烈的心跳,第一次徹底瞭解呼吸不過來的羞恥與孤單。眼眶漸漸開始泛紅,腦袋無法思考。走廊傳來別班同學議論紛紛的雜音,教室迴盪著同學的尖叫聲。佇立在同心圓的我只知道,一定要微笑。「怎麼會是老鼠?你可以給我你爸爸媽媽的電話嗎?」老師緊張的端著我的便當盒。我傻傻盯著向來溫柔的老師,不明白此刻她為何對我如此失望。片刻的寂靜後,我放棄解釋那是飛鼠,事實上我已經開始懷疑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飛鼠。便當盒還在冒熱煙,傳出陣陣不知道是什麼鼠的香味。雖然我不知道牠是什麼鼠,但我很熟悉牠的香味,來自巴陵的芒草、伴隨著泰雅玩伴的笑聲,我竟然曾經誤以為這是快樂的味道。 突然間小小的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明白上小學前媽媽為什麼一再糾正我的某些原住民口頭禪,明白爸爸為什麼一再叮囑我拉拉山和臺北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不要混淆了。那個中午我把這五個字烙印在心上,「不要混淆了。」成長的路上,我都是如此謹慎的銘記在心。不再把家裡和學校混淆,不再把友誼與歸屬感混淆。當然,經歷二十幾年完整的漢人教育,我更學會一套標準的平地人處世哲學,不再把別人的歧視與原住民 自我認同混淆,我成為了一位擅於使用國語替自己辯護的平凡漢人。這大概是我為了生存唯一能夠譜出最完美的結局。要讓平地人聽你講話,首先你的行為必須要像個平地人,時光流逝,現在我反而認定我是平地人。 摘錄自游以德(Sayun Yuming)〈游阿香〉
(C) 28 依據文意,下列敘述最適切的是哪一選項?
  1. 「我」帶到學校的便當裡,實際上並沒有飛鼠肉
  2. 歷經了漢人教育,「我」成為不折不扣的平地人
  3. 「我」的羞恥與孤單,竟然來自於那熟悉的香味
  4. 同學的尖叫聲,勾起「我」對泰雅族玩伴的思念
(B) 29 關於作者烙印在心上「不要混淆了」的敘述,最適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1. 拉拉山與臺北是鄉下和都會的不同世界
  2. 友誼與歸屬感是朋友和族群認同的差異
  3.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所著重的面向有別
  4. 漢人教育和原住民族教育宗旨策略不同
(D) 30 關於本文表現手法的敘述,最適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1. 顛倒時間先後的倒敘法
  2. 先總說再分說的總分法
  3. 交錯虛構與現實的虛實法
  4. 結合事件和事理的論敘法

聯絡我們

我們將儘速跟回覆您的訊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