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組:公立幼兒園
※本站所有內容皆為志光教育科技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複製、轉載、發行或刊他處。
(B) | 1 | 中醫依照節氣建議「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而《禮記.內則》則寫到:「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調以滑甘。」兩套理論結合起來,夏至已過,小暑將臨,建議多吃的食物是下列哪一選項?
|
(A) | 2 | 林燿德〈在都市的靚容裡〉:「都市出生的人是沒有故鄉的,他們從生到死,都像乘坐一列永不停歇的快車,永遠地進站、出站,遺忘了起點,也不存在著終點。」與文中所描述的都市生活,最吻合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
(B) | 3 | 下列成語中的□,皆為身體部位,依甲乙丙丁順序填入,最適當的是哪一選項? 甲、□笥甚廣 乙、馬□東風 丙、拾人□慧 丁、摩肩擦□
|
(C) | 4 | 下列「 」內的詞語,在句中沒有借指或比喻其它意義的是哪一選項?
|
(C) | 5 | 下列「 」內的注音寫成國字後,字形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
(B) | 6 | 農曆新年時家家戶戶換貼新春聯,各處都會貼上祈福的吉祥文字。下列文字意義與場所配對最恰當的是哪一選項?
|
(C) | 7 | 下列關於公告內容的敘述,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遊客中心服務臺 *服務項目:提供旅遊資訊、船班時間、行李寄放服務。*搭乘交通船注意事項:購買船票後,請務必先登記船位,否則無法登船。 *行李寄放注意事項:
|
(D) | 8 | 烏竹芳詩:「殽果層層列此筵,紙錢焚處起雲煙。滿城香燭人依戶,一路歌聲月在天。明滅燈光隨水轉,輝煌火炬繞街旋。鬼餘爭食齊環向,跳躍高臺欲奪先。」臺灣地方民俗活動盛行,符合本詩的節慶活動是下列哪一選項?
|
(C) | 9 | 下列各組詞語中「亂」字的意義,前後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
(A) | 10 | 下列成語運用,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
(A) | 11 | 下列各組「 」中的字,讀音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
(C) | 12 | 賴鈺婷〈街影回眸〉:「小時候,那座氣味陰森、人影雜遝的傳統市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開闊的晴天朗朗,是城市花園藝術的雕塑,龍山寺的簷宇就在不遠處,貼上地磚的人行步道,定時水舞表演的噴水池......,新穎的廣場建築是老街區力圖更新的代表作,剷平攤商混雜的老舊商場,同時蓋出一片藝術公共空間,是不是就能從落後老舊的氣味中脫身呢?」有關這段文字呈現的情懷,敘述最貼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
(A) | 13 | 下列□內的字,皆應填入「動物名稱」。不全屬於「十二生肖」的是哪一選項?
|
(A) | 14 | 下列成語用字完全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
(B) | 15 | 李宗盛〈新寫的舊歌〉:「兩個男人,極有可能終其一生只是長得像而已。有幸運的,成為知己;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下列最符合歌詞中「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所呈現的親子關係是哪一選項?
|
(D) | 16 | 以下為某文教基金會市民學院成人教育課程訊息,《 》中所指的書是下列哪一選項?
*課程內容:
《 》是帝王之學,大家熟知的康熙、雍正、乾隆每天都要和大臣講讀。這部書在編成之後,大遼和高麗等國都想買,但朝廷認為,外國讀了此書,就學會怎麼治國,於本國不利,禁止販賣出境。這部書可以教我們判斷是非,做成功的賢者,活用在生活中,成為更受歡迎的人。 *班別: 從卷一開始講授,已開課十年,本期要談的內容是東晉時代。 *學員資格: 不限。過去的學員,從八十多歲到小學六年級,職業包括士農工商、家庭主婦、退休人員、學生等。 *時間:每週三19:30-21:30
|
(B) | 17 | 神話故事引人入勝,並多形成生活用語或俗諺,下列詞語內容均來自神話故事的是哪一選項?
|
(D) | 18 | 中文有一字多義的現象。如「就」字,有「從事」、「靠近、接近」、「完成、成功」、「因襲」、「依照、順從」等義。下列各組詞語中的「就」字,意義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
(A) | 19 | 「雙重否定」含有兩個否定詞,卻常常表示「肯定」之意,下列各組詞語皆屬於這種情況的是哪一選項?
|
(B) | 20 | 魚問烏龜:「為什麼你遇事就躲,縮在殼中?」烏龜慢悠悠地伸展四肢說:「別人的評論重要嗎?那不是逃避,只是求一個平靜的環境而已。」魚接著問:「可是,被罵了也不在乎嗎?」烏龜看了魚一眼,慢慢轉身說:「這就是為什麼我活得比你久的原因!」依上文,烏龜所以比魚活得久的主要原因,應是下列哪一選項?
|
(D) | 21 | 林良〈在火車上〉:「抒情是『水力發電』,一定要在『暢流』中艱辛的築水壩,硬把流水擋住,然後利用水力來發電。『直言』是讓水『流個痛快』,不過那就只有水,沒有電了。文學作品所以能夠動人,不靠水,靠的是電。」與本文「水力發電」寫作手法不同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
22-23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2-23題。 倘若拿一個人的思想做金科玉律,範圍一世人心,無論那人為今人,為古人,為聖人,無論他思想如何好,總之是將別人的創造力抹殺,將社會的進步勒令停止了。試問那人若非經過一番思想,如何能創造出金科玉律來?我們既然敬重那人,要學那人,第一件便須學他用思想的方法。他必是擺脫了古代思想和並時思想的束縛,獨立自由研究,才能建立一家的學說;不然,這學說也算不得他的了。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學他這一點,倒學他的反面?我國千餘年來,學術所以衰落,進步所以停頓,都是為此。 摘錄自梁啟超《歐遊心影錄》 |
||
(C) | 22 | 下列最不符合本文意旨的是哪一選項?
|
(D) | 23 | 依上文所述,我們要突破「我國千餘年來,學術所以衰,進步所以停頓」的困境,應有的觀念是下列哪一選項?
|
24-25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4-25題。 某次你搭火車打算到 A 地去,中途卻忽然臨時起意在 B 地下了車。也許是別致的地名吸引了你,也許是偶然一瞥的風景觸動了你,總之,你就這樣改變了本來預定的行程,然後經歷了一場充滿驚奇的意外旅行。 A 地是你原先的目標,B 地卻讓你體會了小小的冒險。回憶起來,你說,那是一次令你難忘的「出軌」經驗。 生命中的許多時候不也如此?心無旁騖地奔赴唯一的目的,不過是履行了原本的行程而已;離開預設的軌道,你才有機會發現其他的風景。 摘錄自謝謹陽〈打起精神來〉 |
||
(D) | 24 | 下列敘述,不是引文所強調的為哪一選項?
|
(C) | 25 | 下列敘述,最切合引文主旨的是哪一選項?
|
26-27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6-27題。 就像鹿群活在對狼的極度恐懼之中;山也活在對鹿隻的極度恐懼之中;而或許山的懼怕有更充分的理由,因為一隻公鹿被狼殺死了,兩、三年之後,便會有另一隻公鹿取而代之;然而,一座被過多的鹿摧毀的山脈,可能幾十年也無法恢復原貌。 牛的情況也是如此。牧牛人除去了牧場的狼,卻不明白自己正在接收了狼的一項工作:削減牛群的隻數,以適應牧場的大小。他沒有學會像山那樣地思考,因此,乾旱塵暴區便出現了,而河流將我們的未來沖入大海裡。 摘錄自李奧帕德《沙郡年記》 |
||
(B) | 26 | 本文所強調的意旨,最適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
(A) | 27 | 本文作者企圖重建的生態觀念是下列哪一選項?
|
28-30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8-30題。 「老師!她的便當裡是老鼠!她吃老鼠!」隨之而來的是同學的尖叫聲。 「這是......姑姑昨天從桃園帶來的......不是老鼠......我姑姑說這叫飛鼠......」我不斷小聲地重複這句話,可惜被同學的尖叫聲完全覆蓋。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體驗到如此劇烈的心跳,第一次徹底瞭解呼吸不過來的羞恥與孤單。眼眶漸漸開始泛紅,腦袋無法思考。走廊傳來別班同學議論紛紛的雜音,教室迴盪著同學的尖叫聲。佇立在同心圓的我只知道,一定要微笑。「怎麼會是老鼠?你可以給我你爸爸媽媽的電話嗎?」老師緊張的端著我的便當盒。我傻傻盯著向來溫柔的老師,不明白此刻她為何對我如此失望。片刻的寂靜後,我放棄解釋那是飛鼠,事實上我已經開始懷疑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飛鼠。便當盒還在冒熱煙,傳出陣陣不知道是什麼鼠的香味。雖然我不知道牠是什麼鼠,但我很熟悉牠的香味,來自巴陵的芒草、伴隨著泰雅玩伴的笑聲,我竟然曾經誤以為這是快樂的味道。 突然間小小的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明白上小學前媽媽為什麼一再糾正我的某些原住民口頭禪,明白爸爸為什麼一再叮囑我拉拉山和臺北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不要混淆了。那個中午我把這五個字烙印在心上,「不要混淆了。」成長的路上,我都是如此謹慎的銘記在心。不再把家裡和學校混淆,不再把友誼與歸屬感混淆。當然,經歷二十幾年完整的漢人教育,我更學會一套標準的平地人處世哲學,不再把別人的歧視與原住民 自我認同混淆,我成為了一位擅於使用國語替自己辯護的平凡漢人。這大概是我為了生存唯一能夠譜出最完美的結局。要讓平地人聽你講話,首先你的行為必須要像個平地人,時光流逝,現在我反而認定我是平地人。 摘錄自游以德(Sayun Yuming)〈游阿香〉 |
||
(C) | 28 | 依據文意,下列敘述最適切的是哪一選項?
|
(B) | 29 | 關於作者烙印在心上「不要混淆了」的敘述,最適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
(D) | 30 | 關於本文表現手法的敘述,最適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