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中等學校 教師資格考

中等課程與教學


測驗題

(C) 1 在交通安全宣導週時,老師於國文課教學有關交通安全的文詞用語,公民與社會課教交通法規,藝術與人文課請學生設計宣傳海報,這是那一種教材組織法?
  1. 學科單元組織
  2. 合科單元組織
  3. 聯絡單元組織
  4. 大單元設計組織
(C) 2 近期物價漲聲不斷,大眾生活受到影響。金金國中在設計彈性課程時,重視協助學生了解並探討解決此問題的可能方法。此種觀點係屬艾斯納等人(Eisner & Vallance)所提何種課程概念?
  1. 課程如發展認知歷程
  2. 課程如科技
  3. 課程如社會重建
  4. 課程如自我實現
(D) 3 有一個國中的教師群決定以「機器的發明」為主題,進行課程統整,教師共同決定在語文領域中納入發明家的閱讀與寫作、在電腦課中納入機器的流程圖製作、在自然與科技領域中實際製作模型,請問這是屬於何種課程統整的模式?
  1. 聯立式
  2. 並列式
  3. 共有式
  4. 張網式
(D) 4 張老師為低年級學生設計道德課程時,不僅考量到學生好動、無法持久靜坐的身心特質,還兼顧「相對功利導向」的行為判斷特徵,他的做法符合下列哪一項課程組織原則?
  1. 探究關聯的順序
  2. 利用關聯的順序
  3. 先決條件學習優先的順序
  4. 學習者關聯的順序
(B) 5 以下是陳老師在語文課程「發明大王愛迪生」單元的教學過程:一、先讓學生體驗與分享在黑暗中點蠟燭的不方便,想像電燈發明之前人類的夜間生活型態二、各組討論並發表對於「電燈」這一項發明的感想三、重讀課文,體會文中所述愛迪生發明電燈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此為下列何種課程組織原則的應用?
  1. 利用關聯順序
  2. 探究關聯順序
  3. 概念關聯順序
  4. 學習者關聯順序
(B) 6 新北國中數學教師在討論「課程聯結」(curriculum alignment)時,出現不同的見解。下列那一項意見較為適切?
  1. 為了讓學生熟悉「考綱不考本」,段考的題目要切合能力指標,而不必拘泥於教學內容
  2. 根據課程綱要及選用的教科書,並參考學生過去的評量結果,設計課程計畫,再依之實施教學
  3. 在評選的教科書後,依據該出版業者所提供的課程計畫及評量題庫進行教學
  4. 教學內容與方式及段考形式,要有利於學生準備升學所須的測驗內容,課程計畫由召集人處理。
(D) 7 依據「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規定,違規情節重大的學生送請少年輔導單位輔導屬於哪一種管教措施?
  1. 教師之強制措施
  2. 學務處及輔導室之特殊管教措施
  3. 監護權人及家長會之協助輔導管教措施
  4. 學生獎懲委員會之特殊管教措施。
(C) 8 丁老師課程設計大抵以社會生活問題為中心,以社會領域為主軸,並配合安排健康體育、自然、藝術人文等課程,這在分類上是屬於那一類型?
  1. 相關課程
  2. 合科課程
  3. 核心課程
  4. 廣域課程
(A) 9 美秀老師在教學中,關心課程目標的重要性,主張課程的實踐有其策略與方法,課程設計、實施與學生學習評量需根據目標進行檢視與改進,並關注課程實施成果與課程目標間達到的效用。此一作法較接近何種課程理論的主張?
  1. 實證分析的課程理論
  2. 現象學的課程理論
  3. 社會批判的課程理論
  4. 後現代的課程理論
(D) 10 有關於「道德討論教學法」之實施,下列何者較不適宜?
  1. 實施初期先以學生的經驗做為引導,引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動機
  2. 可藉由兩難問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並提出各自的觀點
  3. 最好能引起學生道德的認知衝突,以激發其道德判斷的思考
  4. 教師宜在最後階段才表明自己的選擇,以指引學生達到較高的道德發展階段
(B) 11 「一個年輕人,在漫漫人生路上經過長途跋涉,到達一個渡口的時候,他身上已經有了七個背囊:美貌、金錢、榮譽、誠信、機敏、健康、才學。渡船開出的時候風平浪靜,過了不知多久,風起浪湧,上下顛簸,險象環生。老艄公對年輕人說:『船小負擔太重,客官你必須丟掉一個背囊,才可安全到達。』看年輕人不肯丟掉任何一個,老艄公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想了想,把 .......」,在此情境中,讓學生自由發表取捨之觀念,此乃何種教學法?
  1. 道德討論法
  2. 價值澄清法
  3. 欣賞教學法
  4. 角色扮演法
(B) 12 教室中的學習環境應能反映多元文化,下列教具或材料何者較不適用?
  1. 各種語言的兒歌
  2. 各個國家的國旗
  3. 本土及外國繪本
  4. 各種膚色的娃娃
(D) 13 教師在設計情意領域的教學目標中,關於「學生能表現出獨立從事環境暖化議題探究的信心」此一目標,較合乎下列哪一個層次的情意領域目標?(105新北高中)
  1. 接受
  2. 反應
  3. 應用
  4. 品格形成。
(D) 14 林老師想幫助班上閱讀困難的學生學習後設認知技巧,下列哪一種教學法較為適宜?
  1. 精熟教學法
  2. 發現教學法
  3. 編序教學法
  4. 交互教學法
(C) 15 雅婷老師上課時探討埃及人的生命觀,先播電影「神鬼傳奇」片段帶入問題情境,再引導學生思考「埃及死亡之書」的真相。之後老師要求學生自行發問,並以「是」與「否」來回答。待全部都充分提問後,再分成六人一組,就全班提問所得資訊,進行討論和提出討論結果。請問雅婷老師較可能是採用下列哪一種教學法?
  1. 菲立普六六討論法(Phillips 66 discussion)
  2. 概念震盪提問法
  3. 蘇克曼(R. Suchman)探究教學
  4. 拼圖式(Jigsaw)合作學習法。

申論題

擬答
盧梭的教育學說即是要「返回自然」(Back to nature)以培養「自然人」為目的,一切方式循「自然」原則。認為「天造之物,一切皆善;一經人手,全都變惡」(Everything is good as it comes from the hands of Maker of the world but degenerates ones it gets into the hands of man.)。所以,其主張:
  1. 去除形式作風(formalism),糾正矯揉做作(artificiality)的惡習。
  2. 自然教育即「消極教育」(Negative education):
    所謂消極教育,乃是順從自然,讓兒童自發活動,而不教以書本的知識,盧梭甚至認為:「書本是兒童的毒物」。因為自然教育使學童原形畢露,不加任何人為裝飾。一切後天的努力或環境的施為,都違反「自然」。順其自然,是教育的最高指導原則。

    王陽明十分強調和重視兒童教育,希望能夠使童子從小就養成良好的品德和擁有豐富的智識。他在《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一文中,比較集中地闡發了他的兒童教育思想。

    首先,王陽明揭露和批判傳統兒童教育不顧兒童的身心特點。他指出當時從事兒童教育的老師們採取「小大人式」的教學方法,每天只是督促兒童讀書習字,責備他們修身,但不知道用禮義來引導;想使他們聰明,但又不懂得用善德來培養。傳統的老師們對待兒童用鞭打,用绳縛,就像對付囚犯一樣。在王陽明看來,這是求其為善而事實却軀之於惡的方法。所以,王陽明認為,兒童教育必須順應兒童的年齡、性情和心理特徵進行,而不應以教成年人的方式去教他們。

    一般來說,兒童的性情總是喜歡玩耍,而厭惡拘束。例如草木開始萌芽,順應它就發展,摧殘它就衰萎。因此,王陽明主張兒童教育的教育原則和方式必需順應兒童的自然之性和身心發展規律,順應自然,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激發興趣,而不是強制就範,扼殺個性。
擬答
  1. 計畫名稱:
    提升數學科教學成效計畫
  2. 前言:
    為提生數學科學習之成效,期利用各種科技硬體之教學應用,結合單槍投影機、互動式電子白板、學生平板電腦、無線藍芽手寫板、等現代科技資訊設備,以形成一個優質的E化學習環境。
  3. 目的:
    為實現高成就之數學科學習成效,透過個項科技硬體設備之整合運用,提升數學科教學品質,並增加學生課程之參與,及促進學生之學習動機和興趣。
  4. 實施對象:
    OO國小五年級O班學生
  5. 實施日期:
    108年9月1日至109年6月30日(分兩學期實施)
  6. 實施方式:
    1. 課程中:利用結合單槍投影機、互動式電子白板、學生平板電腦、無線藍芽手寫板、等現代科技資訊設備,顯示上課內容,並運用小組討論,促進學生之討論與互動。
    2. 課程後:將完善的教學活動與課程中之內容、重點筆記存成數位檔,上傳到學校網站中的分享空間,提供學生回家下載與複習功課。教師亦可運用教學活動之錄影檔,了解學生課程中的專注力,以加強學生之學習輔導和溝通。
  7. 經費來源:
    地方政府補助款與專案計畫經費。
  8. 預期效應:
    提升學生數學課之學習動機和興趣,增家師生之互動與學生學習之參與感,對學生之學習做立即回饋與解決,藉由多項科技硬體之配合,使學生可以隨時做學習和複習;教師亦可了解上課時學生之反應和學習情形,有助引導學生進行現實問題解決活動,促使學生相互溝通和討論,落實資訊教學之成效。
  9.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修正亦同)。

※本站所有內容皆為志光教育科技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複製、轉載、發行或刊他處。

聯絡我們

我們將儘速跟回覆您的訊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