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第二次食品技師

食品微生物


申論題

擬答
詳見志聖107食品微生物課本A02, p.65, p.73,命中率100%
  1. 動物、禽類食品中,其主要污染微生物存在部位與微生物種類:
    健康禽畜動物的活體內,一般僅含少量的微生物在其組織內部,因為健康動物其入侵體內的微生物,會被其免疫系統消滅。禽畜肉污染微生物的部位,由外至內為毛髮、皮膚、淋巴結及腸道系統。
    禽畜肉的微生物分布種類與範圍,因肉品被進行不同的加工處理過程,將導致其原有的微生物呈現不同分布狀態的改變。
    1. 健康新鮮禽畜動物肉品微生物分布:
      動物外部毛髮、皮膚、腳蹄部位通常含有大量微球菌屬 (Micrococcus)、葡萄球菌屬 (Staphylococcus)、鏈球菌屬 (Streptococcus)。
    2. 動物內部組織:
      1. 動物呼吸道與外部皮膚組織相似,分布以前述三種球菌為主。(微球菌屬、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
      2. 腸胃消化道細菌之分布含革蘭氏陰性的腸道菌如:大腸桿菌屬、沙門桿菌屬(Salmonella)及志賀桿菌屬(Shigella)等,以及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
        革蘭氏陽性菌則以厭氧且能產生內生孢子的梭孢芽孢桿菌屬(Clostridium)、乳酸菌(如Streptococcus及Lactobacillus等)、以及李斯特菌等在腸道系統中繁殖為主。
  2. 海鮮類食品中,其主要污染微生物存在部位與微生物種類:
    1. 水產品包括溫水域或冷水域之海水和淡水中的魚類、蝦蟹貝類及軟體動物。
      一般而言,新鮮水產品上的微生物來自水域中的微生物,魚類中微生物存在於外層黏液、鰓及腸道中。
    2. 淡水或溫帶水域魚類之細菌主要為中溫的革蘭氏陽性菌,寒帶水域魚類主要由革蘭氏陰性菌組成。
    3. 水生動物生長之水域衛生狀況影響最終水產品之微生物品質,除了水源外,加工過程如去皮、剝殼、去除內臟、裹麵包屑等操作可能導致微生物的污染。
    4. 新鮮冰藏魚類之腐敗主要由細菌所造成,而鹽醃魚及乾製魚則可能由真菌造成。魚類腐敗之微生物主要為非產孢性之革蘭氏陰性菌,例如:假單胞菌Pseudomonas、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奈瑟菌莫拉菌屬Moraxella。
    5. 淡水魚和海水魚之腐敗現象相同,但微生物種類不同。
    6. 蝦蟹貝類和魚類組成不同,主要是含有0.5%碳水化合物,蝦類的游離胺基酸含量比魚類高,細胞自溶酵素含量也較高,故其蛋白質會迅速被分解。
    7. 許多新鮮魚類中存在的微生物亦存於甲殼類中,例如:假單胞菌Pseudomonas、不動桿菌屬(Acinetobacter)、莫拉克斯氏桿菌屬(Moraxella)及酵母菌為主要腐敗菌,其腐敗現象也與魚類相似。
擬答
詳見志聖107食品微生物課本A02, pages 199-204,命中率100%
利用有機酸控制因微生物引起之食品腐敗已有多年歷史,這些有機酸部分是自然存在於食品中,有些是發酵聚積的終產物,有些則是故意添加於配方中,但作用通常只達到靜菌而非殺菌程度。
目前已實際應用於食品而一般被認為是安全(general recognized as safe, GRAS)之有機酸多為脂溶性弱酸。
一般認為弱酸之抑菌效果直接與未解離酸分子之多寡有關,而大部分有機酸之pKa值介於3~5,因此降低pH值能增加未解離酸之濃度,增加抗菌效果。
見有機酸對微生物抑菌效果之比較如表。
微生物/有機酸細菌酵母菌黴菌
醋酸++++
丙酸++++++++
乳酸
己二烯酸+++++++++++
苯甲酸+++++++++++
  1. 苯甲酸及其鹽類:
    此類添加物在中性pH值環境下對微生物的作用性不大,於低pH值時,抗微生物的活性較大,主要是因低pH值時,非解離度較高,如苯甲酸在pH 4.0時,60%為非解離態;pH 6.0時,非解離態只有1.5%。
    非解離態愈高,抗微生物活性愈大的現象,主要是因質子移動力之故。
    在正常的微生物細胞,其細胞膜內外會形成電位差,因此一些營養素(如胺基酸)可藉主動運輸(active transport)的方式進入細胞內以供利用。
    當細胞外有非解離態苯甲酸等有機酸存在時,會以擴散作用通過細胞膜後,在細胞內解離而降低細胞內的pH值,結果改變細胞膜內外的電位差,導致不利於主動運輸的進行,因而限制了微生物從外界獲得營養的途徑。
    苯甲酸的作用機制為阻礙葡萄糖和丙酮酸氧化成乙酸,當被進行呼吸作用的微生物吸收時,會增加氧的消耗。另外,苯甲酸鹽會抑制微生物細胞攝取養分。
  2. 己二烯酸:
    己二烯酸及其鉀鹽、鈉鹽、鈣鹽均為我國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其允許添加量較苯甲酸鹽高。主要應用於乳酪、果汁、脫水水果、飲料等食品。對酵母菌、黴菌的抑制能力較佳,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腸炎弧菌及沙門桿菌屬亦有抑制效果。
    己二烯酸對黴菌的作用,可能是抑制了脫氫酵素系統,此外亦會抑制內孢子的萌發。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機制亦與質子移動力的改變有關。
    己二烯酸在pH 4.0時,86%為非解離態;pH 6.0時,非解離態為6%,因此,在pH 6.0以下的抑制能力最好,通常pH值高於6.5以上即無效用。在pH 4.0~6.0之間,己二烯酸的效果比苯甲酸鹽好。
  3. 亞硫酸鹽:
    亞硫酸鹽在「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中屬於漂白劑,除此作用之外,亞硫酸鹽及二氧化硫對部分微生物亦有抑制效果。在果汁及飲料中添加100~200 ppm之二氧化硫時,對醋酸菌及乳酸菌有靜菌效果。沙門氏菌Salmonella對亞硫酸鹽最敏感,在 pH 7.0下只要15~110 ppm即被抑制。
    亞硫酸鹽及二氧化硫對微生物的作用機制,有以下幾種可能:
    1. 非解離態的作用:亞硫酸鹽及二氧化硫在低pH值時,非解離態較多,對微生物的作用效果愈佳。
    2. 降低pH值:如同加酸到食品中,藉由降低pH值而達到保存的效果。
    3. 將氧還原,使氧的壓力低到無法被好氣菌利用。
    4. 亞硫酸鹽($SO_{3 ^{2-}}$)與雙硫鍵作用,使得酵素受到抑制。
  4. 丙酸鹽:
    丙酸及其鈣鹽、鈉鹽一般應用在麵包及糕餅,我國的用量標準為2.5 g/kg(以丙酸計算),主要作為黴菌抑制劑。
    丙酸鹽在pH 4.0時有88%為非解離態,因此其作用pH值與苯甲酸鹽及己二烯酸鹽相同,均為對低pH值食品才有較佳的抑菌活性。
    研究指出,在漢堡麵包中添加0.33%丙酸鈣即具抑菌效果,且在室溫下儲存六天,黴菌及總生菌數仍符合衛生品質要求。
擬答
詳見志聖107食品微生物課本A01:page 149-155, A02:p.131-131,命中率100%
  1. 總好氧菌數之測定:
    • 標準平板計數法是食品檢驗中最常用來測定細菌數量的方法,將樣品打碎均質後,經一系列稀釋,再塗於滅菌的平板計數培養基(plate count agar, PCA)上培養,計算活菌菌落述的方法。因培養細菌時通常置於有氧環境下,故又稱為好氧性平板計數 (aerobic plate count, APC)。
      測得總平板菌落數(total plate count, TPC),一般稱為總菌數、生菌數。
    • 標準平板計數的原理:
      1. 將樣品適當稀釋後,
      2. 接種在固體洋菜培養基上,
      3. 經培養後,根據培養基上長出的可見菌落(colony)數來推算樣品中所含細菌量,並以菌落形成單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來做為計算的單位。
    • 將稀釋檢液與洋菜培養基製成平板的方式,常見的方式有:
      1. 傾注平板法(pour plate method)
      2. 塗佈平板法(spread plate method)
      3. 螺旋平板法 (Spiral plate method)。
    • 正常菌落的計數與樣品含菌量之計算:
      菌落的計數除以肉眼直接計算之外,亦可使用菌落計數器(colony counter)或暗視野(dark field)計數器輔助之。平板計數法的單位是CFU/g 或CFU/mL,CFU全名是colony forming units (菌落形成數)。
      培養後,取稀釋倍數的菌落數為25~250 CFU/平板來計數,小於25菌落數,可能有4%汙染誤差(因此不採計)。 記錄菌數時 取二位有效數字,並以CFU/g、CFU/ml或CFU/cm2表示。
      每毫升細菌數 (CFU/ml) = 菌落數/稀釋液濃度
  2. 總厭氧菌數之測定:
    總厭氧菌數之測定與好氧性平板計數 ( APC)差異在於厭氧培養。
    1. 製備厭氧培養基:設法除去培養基中的氧氣,並使之與空氣隔絕,厭氧菌即能生長。
    2. 厭氧培養: 造成無氧環境的方法很多,如下:
      1. 化學試劑:
        利用pyrogallic acid與NaOH作用會消耗氧氣之原理,在密閉容器中,促使此反應進行而造成厭氧條件,但須避免NaOH接觸菌體。
      2. 特殊裝置:
        1. Gas-Pak system
          加水至GasPak發生器:內附產氣包、金屬鈀(palladium)及氧化還原指示劑甲烯藍,H2能在常溫下將缸中的$O_2$經由金屬鈀的催化作用,形成水氣,藉由指示劑甲烯藍的顏色改變,有氧狀況(藍色)→無氧狀況(白色),瞭解缸中含氧狀況。
        2. Brewer無氧瓶
          瓶內通入H2後密閉,再通電流促使下列反應:
          $2H_2 + O_2→H_2O$,消耗氧而生成之水以$CaC_{l2}$吸收。
          在厭氧培養基與厭氧培養後,同樣進行菌落的計數與樣品含菌量之計算。
擬答
詳見志聖107食品微生物課本A02, pages140-143命中率100%
  1. 食品生物技術之定義: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係指利用生物 (動物、植物或微生物) 或其產物,來生產對人類醫學或農業有用的物質或生物。在生物技術中之植物生物技術、動物生物技術、酵素生物技術與微生物生物技術等領域,應用於食品科技者稱為食品生物技術(Food biotechnology)。
    1. 應用在食品上的生物技術,至少應包含下列條件之一:
      1. 使用微生物或微生物產物作為食品或食品添加劑。
      2. 使用以DNA或蛋白質為基礎的方法檢測食品中微生物或微生物的產物。
    2. 根據上述條件,食品生物技術所包括的範疇如下
      1. 基因工程技術。
      2. 酵素的應用。
      3. 食品安全相關檢驗技術。
      4. 細胞工程 (cell culture)。
      5. 食品廢棄物的處理。
  2. 食品生物技術在確保食品品質、衛生安全與延長儲存期限之應用:
    1. 確保食品品質
      1. 改進發酵產品的品質: 傳統發酵食品之改良、發酵工業產品之改良、基因改造商品化微生物。
      2. 發展新加工技術
      3. 開發新產品: 利用微生物生物技術開發出的新產品,未來將在人類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2. 衛生安全與延長儲存期限
      1. 改進食品的安全:利用微生物生物技術於食品加工上,可改進食品安全。
      2. 基因轉殖乳酸桿菌:含有轉殖之細菌素合成基因'可用於乳製品生產、無汙染物質生產。
      3. 基因轉殖乳酸球菌
      4. 含有轉殖溶菌酶合成基因,於乾酪生產時,可預防雜菌感染。
      5. 避免噬菌體感染,提高菌種穩定性。
      6. 生物技術應用於食品安全檢驗:食品微生物的檢驗,是要確保食品的衛生、品質與安全,傳統檢驗方法要相當長時間才知道結果,為此,生物技術用於食品微生物的檢測上,利用微生物菌種的特異性生理生化反應,作為菌種的測定,經濟、快速、準確。
      7. 利用轉基因技術,延長蔬果果膠水解,延長儲存期限與延長運輸時間水果軟化。
擬答
詳見志聖107食品化學課本A02, p.114, p.195,命中率100%
D value、Z value、F value 及12-D concept都是評定微生物耐熱的數值,
是為了解食品保存與有關微生物之熱致死的一些基本概念。
  1. D value:
    D值是測定微生物的耐熱性。在特定溫度下(121℃尸)使細菌死滅一對數值(90%)所需要的時間 (以分鐘計)。所以D值是是在某一溫度下,細菌死滅的快慢,溫度越高,細菌死滅越快,D值越小。細菌耐熱性大D值大。同一細菌,在不同溫度下,D值不同: $D_{70oC} =14$; $D_{110oC }=5$。
  2. Z value
    若以某一細菌孢子之D值的常用對數為縱軸,加熱處理溫度為橫軸,則可製作成該細菌的耐熱性曲線(thermal resistance curve)。 細菌耐熱性曲線穿過一對數週期所需溫度的差距稱為Z值(Z-value),亦即某細菌的D值變化10倍或1/10時之溫度差距,通常以℉表示。
    在某一特定的加熱致死時間曲線中,通過一個對數週期所需改變的溫度,亦稱為Z值。
    Z值所代表的意義如下:
    1. 代表細菌的D值會因加熱溫度的上升而減少(亦即細菌的耐熱能力會因殺菌溫度的提高而減弱)。
    2. 代表細菌加熱致死速率D值的溫度係數。
    3. 代表細菌對不同致死溫度之相對抵抗力,Z值愈大,表示耐熱性愈高。
    4. 不同微生物之Z值不同﹔相同微生物在不同食品中,Z值不同。
  3. F value
    F值是指在一定致死溫度下(121oC),殺死所有細菌或孢子,所需要時間(min)。目前所用之F 值為比較性數值,以$F_0$值為1當標準。所謂F0值係指以121℃殺死Z值等於10℃之一定數目微生物所需的分鐘數。不同溫度下,加熱不同的時間,也具有相同的致死力(lethality)。
    一般為高溫短時間,而低溫則需長時間,但以高溫短時間的加熱處理較能確保食品之品質。食品應加熱至何種程度,須視加熱處理前瞬間微生物之含量(initial count代號為a),以及預期達成之殘留微生物含量(survival count代號為b)而定,其關係如下:F=D (log a-log b) 。因此,F值可用來測定熱處理之殺菌能力。
  4. 12-D concept:
    12D的熱處理法,即將每ml含$10^{12}$個孢子減至($10^0$)1個孢子。12-D Concept 為12D概念,用於低酸性(pH4.6)罐頭食品中肉毒桿菌(C. botulinum)耐熱孢子控制的概念: 在121oC (250oF)加熱過程中,需要將每mL中含有$10^12$的耐熱孢子降低$10^0$個孢子 ($10^0=1$) 的概念。因此12-D concept:Fo=Dr(log a-log b); Dr=0.21 &
    log a–log b=12-0 = 12,在121oC (250oF)加熱過程中,由$10v^{12}$的耐熱孢子降到1孢子的時間為:Fo=2.52 min。

※本站所有內容皆為志光教育科技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複製、轉載、發行或刊他處。


TOP
× 108國考日程 107高普考錄取統計 會計師歷屆試題 記帳士師歷屆試題 營養師歷屆試題 土木技師歷屆試題 最新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