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第二次教師資格考 試題&解答

國語文能力測驗

類組:國中/國小/特教


作文

※作文40分

擬答
  小學第一次上課,是母親牽著我的手,走過斑馬線和無數房子,終於抵達校門。儘管我對細節沒有太多印象,但知道當時天氣晴朗無雲,牽著我的手卻有些微涼。忘記哪時開始,我習慣一個人出門上學,當時覺得遙遠的學校,如今和同學走走聊聊也就到了。許久之後,母親翻看照片,重提此事,說我當時覺得牽著手去學校,被同學看到有點丟臉。或許個性使然,即使是母親節,牽母親的手,似乎也是一件令人害羞的表達方式。

  然而,牽手又是極其私密的行為,必須將雙方柔軟的部分託付彼此,如果不是親密的人,幾乎不可能牽手。不過我們面對熟悉的親人朋友,往往無法以最坦率的方式,感受彼此掌心的溫度,卻總是輕易和陌生人客套地握手。握手與牽手看似相同,意義卻截然有別。就像比賽前,能看見競爭者彼此禮貌地握手,但很少能夠看見在比賽後,競爭者牽起彼此的手。

  誰都無法否認,人總會脆弱需要扶持的瞬間。當我們不再牽起父母的手,也許生命的伴侶出現,我們會牽起對方的手。牽手彷彿比語言更具備承諾的效力,而從一雙手到另一雙手,牽引的動作是雙方面的。此時我忽然想起母親翻看照片時的緬懷與淺淺的落寞。原來當時,也是我牽起母親的手,成為她繼續前進的力量!

  恍若信仰,牽手有時也接近某種支撐,於是理解原來牽手除了記錄時間流逝的痕跡,更是學會放手後,真正理解世界悲喜運轉的規律。有時我們甚至是為了牽起一雙手,或被一雙手牽起而存在著。從稚嫩的孩童,羞澀的少年,乃至青年、中年到老年,我們總不經意間牽起許多手,感受過指節的繭、粗糙的皮膚已即反映對方內心情感的冷與熱。或許,雙手所牽引的並不是肉身,而是一種方向。

  我知道在未來的旅程中,我終將牽起不同的手,彷彿父母昔日的扶持與牽引。總有一天,我也會邁入中年,乃至銀髮耄耋,也同樣會在某些莫名瞬間,渴望手被溫柔牽起。輕輕的,但充滿力量。如果可以,我多麼希望成為那樣一雙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選擇題

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C) 1 梁實秋<駱駝>:「我嘗想:公文書裡罷黜一個人的時候常用『□□□□』四字,總算是一個比較體面的下臺的藉口。」依據文意,□□□□中最適合填入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1. 不勝其任
  2. 人謀不臧
  3. 人地不宜
  4. 俯順輿情
(B) 2 鄭栗兒、鄭順聰《基隆的氣味》:「上山的路既陡且窄,一條幾乎不容會車的路斜斜直上,彷彿身體一仰,就會如土甕翻倒,碎裂山腳下。急轉急轉,轉啊輔眼冒出協和電廠的大煙囪,簡直就是好萊塢的科技特效。」上述文字未使用的修辭手法是下列哪一選項?
  1. 摹寫
  2. 排比
  3. 誇飾
  4. 譬喻
(B) 3 下列商用對聯內容與營業項目最相配的是哪一選項?
  1. 願世人皆能容忍,惟此地必較短長―文具店
  2. 時光冉冉春永駐,風度翩翩笑長存―照相館
  3. 察及秋毫如照燭,看來老眼不生花―中藥行
  4. 萬千星斗心胸裡,十二時辰手腕間―命相館
(C) 4 下列語句,用字完全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1. 她那深遂閃亮的雙眸,宛若蒼穹裡璀璨的明星
  2. 社會上自栩為專家的人太多了,教人無所適從
  3.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是教人不要不自量力
  4. 一聽到親人的噩號,她當場傷心欲絕,嚎啕大哭
(A) 5 臺灣的諺語,淺顯而意味雋永。下列臺灣諺語,前後語義對應不適切的是哪一選項?
  1. 歹竹出好筍/大器晚成
  2. 吃緊弄破碗/欲速則不達
  3. 吃果子拜樹頭/飲水思源
  4. 龜笑鱉無尾/五十步舶百步
(C) 6 林婉瑜<愛的24則>:「打開窗戶 遼闊的天空,漫漫無邊的日子 是發散數列 但無論看著哪裡眼精的注意力 始終公收斂數列的方式 向你集中」若為上則作品重新下個標題,最適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1. 聽說愛情回來過
  2. 愛在虛無縹緲間
  3. 你就是我的唯一
  4. 愛你在心口難開
(D) 7 語文中的數量詞有實指及虛指之別,下列詩詞中的「一片」,屬於實指的是哪一選項?
  1. 一片春愁,漸吹漸起,恰似春雲
  2.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3. 卷中正有家山在,一片傷心畫不成
  4. 一片風帆望已極,三湘煙水返何時
(B) 8 依「一鳴驚人/一發沖天」的語義關係,下列詞語與「罄竹難書」語義關係相應的是哪一選項?
  1. 獨木難支
  2. 擢髮難數
  3. 暗箭難防
  4. 沒齒難忘
(D) 9 蔣勳<捨得、捨不得>:「每到春分,河谷間雲霧繚亂湧動,彷彿紫黑石硯上一層滲水散開的松煙。有時河口落日明滅變換,無端使我想起柴山西子灣看過的一個夏至,也是這樣如火綻放的鳳凰花,紅花與落日燦爛鮮豔到讓人心痛。夏日最後山林間突然響起整山晚蟬的聲音,高亢湶昂,會讓人停了工作,聆聽那肺腑深處一聲一聲的嘶叫,在歲月盡頭,仍然毫不疲飲萎弱。」下列對於本文的說明,最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1. 本文先以時間引出空間,再描寫空間的壯闊
  2. 本文寫作以時間為主軸,從春分鋪寫到夏至
  3. 本文善於運用顏色摹寫技巧,抒發悲涼心境
  4. 本文寫作因景生情,抒發對美好事物的眷戀
(A) 10 凌性傑《有故事的人》:「真正高明的詩總是不清不楚,答案留給讀者自行詮釋。就情感來追蹤,便說是詩人自傷青春愛戀消逝;就政治來索解,則說是影射大唐帝國運勢衰落,終將一蹶不振。」以上內容所評賞的詩句,最可能是下列哪一選項?
  1.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2.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3.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4.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A) 11 由二個詞組成,卻只取其中一個調的意義而另一個詞沒有意義的複詞,稱為「偏義複詞」。下列「 」中的詞語,屬於「偏義複詞」的是哪一選項?
  1. 多年以後,小張終於在同學會上和小李一笑泯「恩仇」
  2. 老陳每天早出晚歸,搭高鐵「往返」於公司和住家之間
  3. 國人遇婚喪喜慶常占卜「吉凶」據公行事,以求心安
  4. 老闆奬善罰惡「是非」分明的個性,總讓員工十分信服
(B) 12 下列詞詞「 」中的字,意義兩兩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1. 以假「亂」真/「亂」世英雄
  2. 倚老「賣」老/「賣」弄聰明
  3. 頻「送」秋波/「送」舊迎新
  4. 百般刁「難」/「難」言之隱
(C) 13 「選擇複句」是指列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況,表達二者擇一或數者擇一的選擇關係。下列屬於「選擇複句」的是哪一選項?
  1. 我和他談不攏,於是便分手了
  2. 只有面對現實,才能克服困難
  3. 與其在此枯等,不如回家睡覺
  4. 我們既然不懂,就要從頭學圯
(B) 14 農民曆的「歲次」,即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兩兩相配,始於甲子,終於癸亥,六十為一循環,並以十二生肖配十二地支。林小姐生於民國63年,歲次甲寅,生肖屬虎。弟弟比她小五歲,其生辰歲次和生肖正確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1. 歲次戊戌/生肖屬狗
  2. 歲次己未/生肖屬羊
  3. 歲次庚戌/生肖屬狗
  4. 歲次丁未/生肖屬羊
(A) 15 下列詞語中的數字,全為「虛數」的是哪一選項?
  1. 聞一知十/推三阻四/五光十色
  2. 三心二意/五臟六腑/七葷八素
  3. 接二連三/三皇五帝/四平八穩
  4. 三綱五常/四分五裂/九牛二虎
(A) 16 下列「 」中的詞彙,使用最適切的是哪一選項?
  1. 這種一廂情願的做法,實在是太過「盲目」
  2. 他穿著拖鞋走進晚會的會場,十分引人「反目」
  3. 這次升遷,因為他的認真,獲得了上司的「瞠目」
  4. 清亮的歌聲,出眾的外表,使她在舞臺上備受「側目」
(C) 17 下列「 」中的字,讀音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1. 「行」不由徑/「行」伍出身/景「行」行止
  2. 怨聲「載」道/歷史記「載」/一年半「載」
  3. 高下相「間」/「間」不容髮/挑撥離「間」
  4. 大「乘」佛教/千「乘」之國/「乘」風破浪
(D) 18 莫渝<斷橋(龍騰斷橋)>:(第一段)「蓊蔚蔥蘢的山景裡/簇擁著幾座並列的挺直紅磚橋墩/灰白山嵐不時飄浮,添加蒼涼/翠綠枝椏/究竟是侵占抑同情地進駐/延續生機/告知與自然契合的宿命」。(第二段)「橋斷了,橋仍聳拔/碑銘式的挽留記憶/河消失了,流水斷源/魚藤蔓生拓纏/徒增稀微」。(第三段)「尋美的旅人流連山區/憑弔殘缺/荒蕪中/隱約聽到蒸汽車聲轟隆駛來」。下列對本詩的分析,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1. 第一段在空間上由小而大,由近而遠
  2. 第二段情景交融,表達物是人非之感
  3. 第三段並寫視覺聽覺,凸景山區之美
  4. 全詩在時間上既寫現在,也回想過去
(A) 19 梁啟超<臺灣竹枝詞>:「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不知。樹頭結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時?」最接近本詞意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1.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佚名<越人歌>
  2.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
  3.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
  4.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徐幹<室思>)
(D) 20 下列詩文的敘述未凸景美人形貌之美的是哪一選項?
  1.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2. 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3.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4. 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臨風歎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D) 21 房慧真<採訪心法>:「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在《明室》中提到照片裡『刺點』(punctum),他說:『它從景象中,彷彿箭一般飛來,射中了我。』刺點不能事先安排,更多的是天外飛來的機遇。刺點一點也不講究和諧,它給的是撞擊,或者就如字面上說的,它會刺痛你。挪用進報導中,我對刺點的理解是畫面中的不協調、矛盾與衝突。遭遇一個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場域,通常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破壞和諧、格格不入的一個小細節,擾動後形成張力。」下列敘述最符合本文意旨的是哪一選項?
  1. 由於刺的的意外出現,常使人忽略了小細節
  2. 刺點囑然造成衝突與矛盾,卻使畫面更和諧
  3. 透過刺點的安排,能使畫面於矛盾中見張力
  4. 刺點於擾亂後形成的張力,常使人印象深刻
(C) 22 陳黃金川<女學生>:「詎甘繡閣久埋頭,負笈京師萬里遊。雌伏胸秋無點墨,雄飛跡可遍寰球。書深莫被文明誤,學苦須從哲理求。安得女權平等日,漫將天賦付東流。」下列敘述最符合本詩意旨的是哪一選項?
  1. 女子應該埋頭讀書探索哲理,莫將天賦付諸東流
  2. 女子除了在繡閣中獨處,更應該經常到各地旅遊
  3. 女子應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追求平權發揮才華
  4. 女子不應該胸無點墨,以避免被現代文明所淘汰
(C) 23 古人名與字之間的關係,有些是兩者具有正向關係,如岳飛,字鵬舉;有些是兩者具有相反關係,如韓愈,字退之。下列古人之名與字具有正向關係的是哪一選項?
  1. 呂蒙,字子明
  2. 陶潛,字元亮
  3. 曾鞏,字子固
  4. 晏殊,字同叔
(B) 24 閱讀下列書信,依序填入的用語,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某某經理【①】:敬啟者,頃閱網路求職網,藉悉 貴公司徵行政人員,因不揣冒昧,願效毛遂自薦。鄙人今夏甫自某某大學某某系畢業,在校期間,尚知兢兢業業,不敢自逸。敢乞 賜予機會,俾能發所學。茲將簡歷表、畢業證書影本及自傳等隨函奉呈 察閱,敬析【② 】為荷。
【③】李大同【④】

  1. 公鑒/示覆/晚/拜啟
  2. 崇鑒/示覆/晚/敬啟
  3. 賜鑒/德音/後學/手啟
  4. 青鑒/德音/後學/敬書
(B) 25 「這次分公司主管出缺,經理雖然沒有明說會推薦誰,實際上卻是□□□□,早有定見了。其實經理是一個□□□□的膽小鬼,面對公司高層也只能□□□□,唯唯諾諾,只要你的內心蕩,□□□□,又何必患得患失呢?」□□□□內應填入的成語,下列順序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1. 不忮不求/色厲內荏/俯首帖耳/皮裡陽秋
  2. 皮裡陽秋/色厲內荏/俯首帖耳/不忮不求
  3. 不忮不求/俯首帖耳/色厲內荏/皮裡陽秋
  4. 皮裡陽秋/俯首帖耳/色厲內荏/不忮不求
(D) 26 王老師帶學生參觀故宮博物院,下列是學生對參觀展品的介紹,敘述不恰當的是哪一選項?
  1. 陳祖章的雕橄欖核舟,將一個橄欖核雕琢成一艘小船,船上乘載八人,每人的動態、表情各有不同,堪稱鬼斧神工
  2. 懷素的自敘帖,用細筆勁毫寫大字,筆畫圓遒逸,如曲折繞的鋼索,收筆出鋒,銳利如鉤斫,真所謂鐵畫銀鉤也
  3. 清代的翠玉白菜,潔白的菜身,象徵新嫁娘的純潔;葉尖上的兩隻昆蟲,寓含螽斯衍慶,祈願皇室多子多孫綿延萬代
  4. 唐代的三采天王像,雙眉緊蹙,雙眼圓睜,表情威猛。通體以綠、褐、白三色釉為主,釉色鮮艷明亮,果然是明察秋毫。
27-28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27-28題。
一位朋友談到他親戚的姑婆,一生從來沒有穿過合腳的鞋字,常穿著巨大的鞋子走來走去。兒子晚輩如果問她,她就會說「大小鞋都是一樣的價錢,為什麼不買大的?」每次我轉述這個故事,總有一些人節得岔了氣。

  其實,在生活裡我們會看到很多這樣的「姑婆」。沒有什麼思想的作家,偏偏寫著厚重苦澀的作品;沒有什流內容的畫家,偏偏畫著超級巨畫;經常不在家的商人,卻有非常巨大的家園。許多人不斷地追求巨大,其實只是被內在貪慾推動著,就好像買了特大號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腳一樣。不管買什麼鞋子,合腳最重要,不論求什麼,總要適可而止。
(iBlove心語<勵心美文欣賞>)
(B) 27 下列敘述最符合本文意旨的是哪一選項?
  1. 為人處事的道理無非在於追求適切合宜
  2. 大部分的人所追求的事物多半不切實際
  3. 追求美好的事物是人類進步的主要動力
  4. 數大便是美是一般人追求事物時的理念
(D) 28 下列對話與姑婆「大小鞋都是一樣的價錢,為什麼不買大的?」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哪一選項?
  1. 突然下下,行人都快跑前進,只有小明依然緩步徐行。他說:「前面也在下雨,幹嘛要跑。」
  2. 小華總是邊看電視邊寫功課。他說:「看電視用眼睛,寫功課用手,兩件事根本就不衝突。」
  3. 房子失火了,大家都飛奔逃命,只有小陳蝸步龜移。他說:「我的腳麻,你叫我要怎麼跑嘛。」
  4. 老張總是花八個小時搭乘普通車到高雄去探望父親。他說:「普通車可以坐得久,比較划算。」
29-30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29-30題。
  甲文:黃生允修借書。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若業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異日觀」云爾。(袁牧〈黃生借書說〉)

  乙文:我的讀書,本來抱一種利己主義,就是書裡面的短處,我不大去搜尋他,我只注意於我所認為有用的、或可愛的材料。這本來不算壞。但是我的壞處,就是我雖讀的時候注意於這幾點,但往往為速讀起見,無暇把這幾點摘抄出來,或在書上做一點特別的記號......。我記得有一部筆記,說王漁洋讀書時,遇有新雋的典故或詞句,就用紙條抄出,貼在書齋壁上,時時覽讀,熟了就揭去,換上新得的。所以他記得很多。(蔡元培〈我的讀書經驗〉)
(C) 29 下列關於甲乙兩文的敘述,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1. 甲文不以擁有書為然,強調借書是士人常態,毋引以為恥
  2. 乙文認為自己讀書的缺點,在於只注意有用、可愛的材料
  3. 甲文帶有期勉的口吻談借書,乙文帶著反省的口吻談讀書
  4. 甲文以富貴人、天子為讀書典範,乙文則以王漁洋為典範
(D) 30 綜合甲乙兩文之敘述,下列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1. 年少記誦力佳,故須借書苦讀/青春有限,要為利己讀書
  2. 擁有書籍的人,都會涵詠摩玩/讀書宜勤作筆記加深印象
  3. 要勤於購買書籍,以傳給子孫/讀書求利己,也要勤抄錄
  4. 借書有還書壓力,必積極誦讀/讀書須下工夫,勤抄勤記

※本站所有內容皆為志光教育科技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複製、轉載、發行或刊他處。

聯絡我們

我們將儘速跟回覆您的訊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