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1 | 下列何者較能培養幼兒手眼協調的精細動作能力? 甲、剪紙 乙、綁鞋帶 丙、走平衡木 丁、重量板配對 戊、觸覺板配對 - 甲乙
- 甲丙戊
- 乙丁戊
- 丙丁
|
(B) |
2 | 下列何者不屬於幼兒園推展家長參與的做法? - 邀請家長參加親職講座
- 請幼兒畫下家長喜歡吃的食物
- 請家長參加幼兒冬至搓湯圓活動
- 邀請家長到班上分享自己的職業經驗
|
(D) |
3 | 王老師在發展課程時,因意識到幼兒園所在的區域較偏僻、班上幼兒的家庭社經背景 多屬中下階層,因此嘗試募集教學資源、充實設備,以豐富幼兒的學習經驗。這是 基於下列哪一層面的考量? - 政治學
- 生理學
- 心理學
- 社會學
|
(C) |
4 | 林老師不僅經常鼓勵幼兒獨立完成工作、關注自己的情緒狀態,亦常營造機會讓幼兒說明自己對生活事件的感受與想法。林老師的做法有助於下列何種智能的發展? - 人際智能
- 空間智能
- 內省智能
- 邏輯數學智能
|
(D) |
5 | 下列哪一項活動設計最能反應《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學習指標「觀察自然 現象特徵的變化」? - 帶幼兒到公園尋找毛毛蟲
- 請幼兒運用肢體模擬毛毛蟲爬行
- 帶幼兒閱讀艾瑞卡爾《好餓的毛毛蟲》一書
- 讓幼兒飼養毛毛蟲,每週為毛毛蟲拍照,並用照片來排序
|
(A) |
6 | 小亮因為飼養的鍬形蟲死掉而難過得大哭,邱老師在輔導小亮時,請他想想怎樣才能讓自己不那麼傷心?邱老師主要想培養小亮哪一方面的情緒能力? - 情緒調節
- 情緒理解
- 情緒辨識
- 情緒表達
|
(A) |
7 | 幼兒在教師準備的大型彈跳墊上跳躍,此時幼兒主要是運用下列哪一種動作能力? - 動態平衡
- 靜態平衡
- 單向平衡
- 對稱平衡 2
|
(C) |
8 | 依據佛斯特(J. Forst)對遊戲場的分類,下列哪些遊戲場較有可能佈置或提供可個別 移動的輪胎、枕木與電纜軸?
甲、傳統遊戲場(the traditional playground)
乙、創造遊戲場(the creative playground)
丙、冒險遊戲場(the adventure playground)
丁、現代遊戲場(the contemporary playground) - 甲乙
- 甲丁
- 乙丙
- 丙丁
|
(C) |
9 | 有關幼兒園實施學校本位課程的意涵,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是一種由上而下,全國性的課程發展
- 課程為靜態的歷程,計畫的制定與實施必須周延
- 園長、教師、家長、幼兒與社區人士一同參與課程
- 課程是由中央主導,教師配合教育改革的需求發揮其專業
|
(B) |
10 | 下列何者較符應方案教學法的主要內涵? - 強調幼小銜接的歷程
- 強調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 重視幼兒身心靈的整體發展
- 強調幼兒在學習區的自由探索
|
(A) |
11 | 陳老師經常公開的讚美某位幼兒的禮貌行為,希望作為其他幼兒的楷模;而周老師 對於自己在幼兒面前的言行極為注意,避免帶給幼兒不好的示範。關於陳老師與 周老師兩人的做法,何者運用了班度拉(A. 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 - 兩位老師皆有
- 兩位老師皆沒有
- 陳老師有而周老師沒有
- 周老師有而陳老師沒有
|
(D) |
12 | 有關開學初期引導小班幼兒進入主題的做法,下列何者較為適合? - 盡快進入主題討論,討論的內容要以深究性的問題為主
- 先減少學習區活動與戶外時間,讓幼兒盡量熟悉主題教學的探究模式
- 主題設定從幼兒經驗之外的事物取材,以引發他們的新鮮感和好奇心
- 教師觀察幼兒在學習區操作和活動的情形,再從中設定幼兒感興趣的主題
|
(A) |
13 | 有關音樂區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甲、幼兒在音樂區的探索行為通常會隨著時間而愈加豐富 乙、音樂區宜置於圖書區及益智區旁,以聯結相關學習經驗 丙、幼兒在音樂區的自發性樂器探索中,容易出現反覆性的節奏 丁、以放置敲擊樂器(如:響板)為主,不宜放入曲調樂器(如:鐵琴) - 甲丙
- 甲丁
- 乙丙
- 乙丁
|
(D) |
14 | 有關探究教學法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重視幼兒探索未知領域及靈活運用知識
- 培養幼兒主動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
- 主張可經由學習的過程讓幼兒經驗科學的方法
- 強調運用系統化與程序化的方式安排學習內容
|
(B) |
15 | 有關河濱街課程(Bank Street approach)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強調幼兒的常規訓練
- 重視幼兒對於自我、家庭與社區的探究
- 受杜威(J. Dewey)的經驗主義影響,重視幼兒體能的鍛鍊
- 根據維高斯基(L. Vygotsky)的自我效能理論,強調自尊與自信
|
(B) |
16 | 有關小班幼兒體能活動的教學,下列何者較為適合? - 足球的盤球動作很適合小班,可由教師示範後再讓幼兒模仿
- 幼兒能保持移動性動作的平衡後,教師可加入音樂節奏以增加活動變化
- 為了讓幼兒在活動中能出汗,每天需安排持續30至40分鐘的激烈性體能活動
- 幼兒處於學習遵守活動規則階段,宜多安排教師引導的體能活動而非自由活動
|
(C) |
17 | 下列何項資料可出現在教室內開放陳列的幼兒檔案中? - 幼兒用藥紀錄
- 幼兒家庭背景資料
- 幼兒的日記畫作品
- 幼兒行為輔導紀錄
|
(C) |
18 | 幼兒反覆將乒乓球丟在地上,觀察乒乓球落地的狀況後,說:「乒乓球很會跳, 我很用力的時候,它跳得很高!」。依照皮亞傑(J. Piaget)的知識分類,幼兒透過 此行動建構何種知識? - 數學性知識
- 社會性知識
- 物理性知識
- 概念性知識
|
(B) |
19 | 有關《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甲、可運用於不同課程模式的幼兒園 乙、各領域的學習指標應作為幼兒的評量指標 丙、可針對較少使用的學習指標設計教學活動 丁、學習指標較適合分齡教學,宜盡量避免混齡教學 - 甲乙
- 甲丙
- 乙丁
- 丙丁
|
(A) |
20 | 丁老師在規劃學習區的學習材料時,會依據班上幼兒的年齡放置學習區的教材教具。此做法主要反映出下列何項理論的觀點? - 成熟論
- 行為主義
- 人本心理學
- 心理分析論
|
(C) |
21 | 混齡班三歲的小華及五歲的小美在同一份標準化智力測驗(智商平均數設定為100, 標準差為15)上測得的智力商數均為100,百分等級為50。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智力商數是一種效標參照分數(criterion-referenced scoring)
- 智力商數為100,意指幼兒已答對該份智力測驗的所有試題
- 表示這兩位幼兒的智能水準,已達其所處年齡層的平均值
- 他們得分相同,但小華年齡較小,所以小華明顯比小美聰明
|
(D) |
22 | 有關個體學習的論點,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維高斯基(L. Vygotsky)的社會發展理論強調社會互動影響著心智功能的發展, 其認為「好的學習是發生於發展之後」 乙、奧蘇貝爾(D. Ausubel)的意義學習論強調新的學習,不須與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中的舊經驗做聯結,即可產生新的學習意義 丙、布魯納(J. Bruner)的發現學習論主張學習者透過與環境的互動,主動探索不同的 資訊,並運用歸納推理的方法來發現知識的基本原理或原則 丁、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認知結構的不平衡,是推動個體邁向其認知結構趨於平衡的主要動力,當學習者面臨認知衝突時,即是學習的契機 - 甲乙
- 甲丁
- 乙丙
- 丙丁
|
(C) |
23 | 依據艾瑞克森(E.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下列有關其第二發展階段之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甲、此階段幼兒不需要成人設定適當的界線 乙、此階段為幼兒建立「自控」與「自信」的開始 丙、此階段幼兒常以「不要!」與「我自己做!」來宣示獨立 丁、介於三至五歲間,發展的挑戰為自主獨立相對於羞愧、懷疑 - 甲乙
- 甲丁
- 乙丙
- 丙丁
|
(C) |
24 | 有關蒙特梭利教育(Montessori method)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其教育理念融合了哲學、科學及醫學的觀點
- 其參考福祿貝爾恩物的設計發展出一系列的蒙氏教具
- 認為出生至三歲嬰幼兒的學習就已在有意識的狀態下進行
- 所謂敏感期是指幼兒在特定階段會對某種學習特別專注而融入
|
(D) |
25 | 行為分析論(behavior analysis)包括形塑(shaping)、將行為排序(sequencing behaviors)、示範(modeling)及提示(prompting)等教學策略,下列策略與做法的敘述何者錯誤? - 形塑:剛開始只要幼兒嘗試丟出球就給予鼓勵,此行為熟練之後,只有當球丟向 老師指定的方向,才會得到鼓勵
- 將行為排序:老師依序教小明抓球、轉腰、投擲等動作,直到他學會整個投球的動作順序
- 示範:老師請已經會投球的小華投球,讓小明觀察小華投球的動作並自然的學會 投球
- 提示:小明每次投球時,老師都要說「張開!」,持續提醒小明放手讓球飛出去
|
|
26-27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26-27題。 語文區中,幼兒聽完童謠兒歌「哈巴狗」(一隻哈巴狗,坐在大門口,眼睛黑油油,想吃肉骨頭)後,李老師問幼兒:「剛剛每句話的最後有一個聲音一直重複,是什麼 聲音呢?」幼兒表示一直聽到ㄡ、ㄡ、ㄡ的聲音!
|
(A) |
26 | 李老師提供幼兒下列哪一個學習指標的經驗? - 覺察兒歌與童詩的韻腳
- 覺察重複聽到的字詞
- 辨認兒歌與童詩的韻腳
- 知道語音可以組合
|
(B) |
27 | 承上題,李老師隔日在語文區當中,加入了另一首新的童謠兒歌「小蜜蜂」(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來做工。......嗡嗡嗡,嗡嗡嗡,別做懶惰蟲)。給予幼兒一段探索 時間後,李老師詢問幼兒:「這首兒歌每句話的最後有一個聲音一直重複,是什麼 聲音?」待幼兒回應後,進一步再詢問幼兒:「小蜜蜂重複的是ㄥㄥㄥ,哈巴狗 重複的是ㄡㄡㄡ。這兩個聲音一不一樣呢?」下列何項學習指標較符應上述經驗? 甲、覺察兒歌與童詩的韻腳 乙、覺察重複聽到的字詞 丙、辨認兒歌與童詩的韻腳 丁、知道語音可以組合 - 甲乙
- 甲丙
- 乙丁
- 丙丁
|
|
28-30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28-30題。 珊珊老師發現五歲的小泉還沒辦法雙腳離地跳,平常跑步時也無法平穩的跑,語言 表達多半使用簡單語句。珊珊老師覺得應該建議家長帶小泉去做進一步的評估鑑定。 告知家長後,家長因擔憂孩子被貼上標籤,強烈表達不希望小泉接受任何評估鑑定。
|
(D) |
28 | 依據特殊教育發展遲緩鑑定評量的倫理與法規,下列何項為正確的做法? - 尊重家長的決定,不強迫進行鑑定
- 帶小泉去做鑑定,並將鑑定結果告知家長
- 直接通報並主動為小泉尋求特教機構的協助
- 依規定通報,主管機關必要時得要求家長配合鑑定
|
(D) |
29 | 下列何項敘述是珊珊老師最恰當且專業的教學決定? - 因為老師非特教專業,無法幫助小泉,委婉的請他轉學
- 讓小泉跟其他幼兒分開活動,以免小泉因跟不上而有挫折感
- 主動讓其他幼兒知道小泉學習比較慢,請大家盡量多幫忙他
- 調整作息或教學型態,提供小泉功能性動作訓練及和他人互動的機會
|
(B) |
30 | 珊珊老師若想提升小泉的跑跳能力,下列何種做法最適切? - 多單獨要求小泉來回跑跳,擬定目標進行密集式培訓
- 多在戶外活動時間鼓勵小泉在自然玩樂的狀況下跑跳
- 多設計較困難的體能活動,以挑戰小泉的跑跳發展程度
- 多將小泉與跑跳能力較好的幼兒分在同一組,進行分組競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