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第二次教師資格考(教檢)試題&解答

特教學生評量與輔導

類組:特殊教育


問答題

※問答題每題10分,共40分

擬答
自閉症係指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溝通、社會互動、行為及興趣表現上有嚴重問題,致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有顯著困難者。茲依題意列舉說明五項自閉症學生常見的身心特徵如下:
  1. 認知缺陷:
    約有四分之三之自閉症者智力低下,屬低功能自閉症。自閉症者又常有過度選擇、偏窄視覺的現象。另外,部分自閉症者於某些領域具有零碎天賦的表現。
  2. 溝通能力不佳:
    自閉症者口語表達能力不佳,常見有鸚鵡式仿說、啞音、暗喻語言及錯用代名詞的現象,造成溝通困難。
  3. 社交能力不良:
    自閉症者在社會發展上有其缺陷,包括眼神接觸少、對物品的依附大於對人的依附、共享式注意力(joint attention)差、缺乏模仿與遊戲。
  4. 缺乏同理心:
    自閉症者無法將其經驗連結,且無法理解其他人的思考及情感。例如,常在說話時不考慮聽者興趣;或者對他人話語中之次級含意理解困難。
  5. 偏異的行為:
    自閉症者常有反覆不停的偏異行為,包括有自我刺激行為、自我傷害行為及固著行為。
擬答
題目所述國小一年級學生之語言問題,茲依題意列舉五項評估語言障礙的面向並說明之:
  1. 自然會話及用語檢查:
    可先解受檢者的日常構音習慣,選擇適當話題,利用身邊事物引導自然的會話話題。
  2. 聲音檢查:
    可檢查該學生聲音沙啞之情形是否妨礙人際溝通,並檢查音調、音量、音質及呼吸情形。
  3. 發聲器官檢查:
    因個案聲音沙啞,醫師可利用內視鏡方式來觀察並判斷個案之喉頭發聲情形是否異常。
  4. 使用標準化測驗工具:
    教師可使用標準化測驗工具,如兒童語言量表、修訂畢保德圖劃詞彙測驗、學齡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等工具來評估是否異常。
  5. 語言樣本分析:
    透過取樣的程序選取不同的障礙類型的語言,並透過轉錄過程與符號,分析口語表達的各向度,再參照資料庫資料,發展介入策略。
擬答
茲依題意分列列舉並說明符合該腦性麻痺七年級學生優先需要的支持服務及輔助器材如下:
  1. 支持服務
    1. 學習及生活人力協助:該學於學習上應協助替代鍵盤之使用,並提供特殊教育學生助理人員,以協助其生活。
    2. 家庭支持服務:該生父母離異,經濟狀況不佳,且由年邁祖母照顧,應提供相關家庭支持服務及引進社會福利資源協助。
    3. 校園無障礙環境:該生教室位於三樓,且其下肢張力過高無法行走,建議應調整學習環境,規劃良好的校園無障礙環境之利學習。
  2. 輔助器材
    1. 移位助行器(hart walk program):訓練使用移位輔具,使得使用者在行走時可以空出雙手,執行更多的日常生活活動。
    2. 鍵盤保護框(洞洞板):鍵盤的每個鍵上方有一個1.5公分直徑的圓洞,材質光滑不傷害手指;可幫助腦麻學生由鍵盤輸入資料,防止按鍵選擇錯誤。
擬答
  1. 個人特質(personality):
    培養追根究底實事求是的好奇心、體現超越感官與現實的想像力、能勇敢猜測嘗試的冒險性、面對複雜困難能尋求更多解決方法的挑戰心,以及具備解決創造性問題的毅力與熱情。
  2. 過程(process):
    可區分為擴散性思考與聚斂性思考,涵蓋各式各樣的思考策略與探索方法,並強化批判性思考與評鑑分析能力之高層次思考歷程。
  3. 產品(product):
    不僅聚焦於成果導向的實作產品/企劃/理念,亦在乎創作過程的溝通互動表現,能體驗美感事物,提高生活周遭創意美感的敏覺性,並建立個人的美感價值體系。
  4. 環境(place/press):
    能重視與創造力課題和活動有關的倫理道德議題,在支持回饋的環境中投入創造活動;亦能在逆境中克服困難,保有持續前進的動力,進而回饋貢獻營造創造力支持性的環境,實踐社會責任,倡議正向創造力發展。

選擇題

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A) 1 某生閱讀有跳行問題,經常拖延作業且排斥考試,學業成績低落;但對感興趣的事物有高度理解力,對課外活動也深感興趣。其智力為百分等級 97,每週三早自習有一節學習策略課程。試判斷該生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類型特殊教育學生?
  1. 身心障礙資賦優異學生
  2. 文化殊異資賦優異學生
  3. 領導才能資賦優異學生
  4. 社經地位不利資賦優異學生
(A) 2 某老師在教整數四則運算時,發現學生經常出現諸如「30 ÷ 6 × 5 = 30 ÷ 30」、「96 − 10 ÷ 2 × (18 + 5) = 86 ÷ 2 × (18 + 5)」此類的錯誤,因此設計一串提示系統,根據學生的表現採漸進提示方式協助學生學習,並針對學生接受提示量的多寡加以計分。試問該老師在教學中運用了下列哪一種評量?
  1. 動態評量
  2. 生態評量
  3. 實作評量
  4. 檔案評量
(C) 3 某師在評估學生上課干擾行為時,發現學生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老師及同儕的注意。下列哪一項介入策略最符合功能等值行為的概念?
  1. 忽視學生的干擾行為
  2. 要求學生至教室後方冷靜一下
  3. 適時給予發表機會並引導回應主題
  4. 與學生約定上課應有的行為表現並予以增強
(D) 4 「不管我多努力,就是看不懂文章在寫什麼。」面對這樣的孩子,老師應優先選擇下列哪一類測量工具,找出孩子的問題?
  1. 學科興趣
  2. 學習態度
  3. 學習適應
  4. 學業診斷
(C) 5 有關各種評量方法的敘述,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甲、功能性評量廣泛運用在認知的學習
乙、課程本位評量可做為教學決策使用
丙、檔案評量具有教學與評量整合性功能
丁、生態評量適合了解學生實驗操作技巧
  1. 甲乙
  2. 甲丁
  3. 乙丙
  4. 丙丁
(C) 6 針對弱視之視覺障礙學生,下列哪一種措施對於該生之學校適應較為適切?
  1. 美術課安排抽離式課程
  2. 該生以使用點字課本為主
  3. 協助他建立校園的心理地圖
  4. 定向行動教學可增進該生視力
(D) 7 下列哪一組身心障礙類別之國中、小學生,出現率男生多於女生最為顯著?
  1. 學習障礙和語言障礙
  2. 多重障礙和聽覺障礙
  3. 智能障礙和視覺障礙
  4. 情緒行為障礙和自閉症
(D) 8 某生做了某標準化測驗,結果 T 分數=60,在常態分配下,下列解釋何者是正確的?
  1. 該生得分的百分位數為 40
  2. 該生得分的百分位數為 60
  3. 該生得分在平均數負 1 個標準差的位置
  4. 該生得分在平均數正 1 個標準差的位置
(B) 9 某國中特殊教育老師欲以資源班學生的學習動機預測其學業成就的表現,則該老師最適合使用下列哪一種測驗統計方法?
  1. 信度分析
  2. 迴歸分析
  3. 項目分析
  4. 因素分析
(D) 10 有關百分等級的敘述,下列何者最為正確?
  1. 百分等級是一種等距量尺
  2. 要了解學生的精熟程度最適宜採用百分等級來表示
  3. 一個四十題的測驗,某生答對二十題,其百分等級為 50
  4. 某生在某標準化測驗中百分等級為 70,表示其能力在群體中贏過 70%的人
(A) 11 有關課堂實作評量的敘述,下列何者是不正確的?
  1. 具有高度的信度
  2. 比紙筆式評量費時
  3. 特別適合評量技能相關的學習成就
  4. 有助於了解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的表現
(B) 12 有關融合教育的敘述,下列何者是不正確的?
  1. 實施融合教育需以團隊合作方式進行
  2. 融合教育可以節省特殊教育的經費支出
  3. 完善的支持系統是融合教育成敗的重要因素
  4. 融合教育強調身心障礙學生與一般學生都同時獲益
(D) 13 有關資賦優異學生過度激動特質及輔導的敘述,下列何者是正確的?
  1. 充滿想像力者多具有智能過度激動特質
  2. 所謂過度激動即是精力充沛、活潑好動
  3. 對於感官過度激動特質的資賦優異學生需輔導其控制行為的衝動
  4. 具心理動作過度激動特質的資賦優異學生允許其適時地釋放精力
(D) 14 依據我國現行特殊教育法規,有關學前資賦優異兒童申請提早入學的敘述,下列何者是不正確的?
  1. 要年滿 5 歲
  2. 不論就讀幼兒園與否,家長皆可提出申請
  3. 智能評量結果在平均數正二個標準差以上
  4. 社會適應行為評量結果在百分等級 97 以上
(B) 15 老師抽取校內四個班的模擬考成績(使用相同試卷,滿分皆為 100 分),下列哪一班學生成績的個別差異最大?
  1. 甲班平均數為 50 分,標準差為 10 分
  2. 乙班平均數為 55 分,標準差為 15 分
  3. 丙班平均數為 60 分,標準差為 12 分
  4. 丁班平均數為 65 分,標準差為 12 分
(B) 16 有關智能障礙的敘述,下列何者是正確的?
  1. 智能障礙的程度是固定不變的
  2. 智能障礙學生常伴隨語言發展的問題
  3. 依據智力測驗結果即可判準智能障礙
  4. 智能障礙學生最適合安置在集中式特教班
(C) 17 有關身心障礙學生考試服務措施,下列哪些作法是適當的?
甲、提供盲生語音報讀試題服務
乙、延長智能障礙學生的作答時間
丙、提供畏懼性疾患學生單人試場
丁、肢體障礙學生可提早進入試場
  1. 甲乙丙
  2. 甲乙丁
  3. 甲丙丁
  4. 乙丙丁
(B) 18 依據我國現行特殊教育法規,有關資賦優異學生的安置與輔導方式,下列何者是正確的?
  1. 某國中將校內鑑定出來的 30 位資賦優異學生安置於集中式資優班
  2. 某高中利用暑假舉辦資賦優異學生夏令營,係屬於一種充實制輔導方案
  3. 某身心障礙資賦優異學生,僅能就身心障礙或資賦優異之特殊教育服務擇一參加
  4. 某國小資優資源班,為充分運用特殊教育資源,將全年級前十名的學生也納入該班
(C) 19 幾位特殊教育學生家長,分別向學校請求支援服務,下列哪一位家長的請求不符合學校可提供支援服務的範疇?
  1. 「我的兒子因感冒病毒感染,痊癒後卻造成聽力受損,請學校幫忙轉介聽障鑑定。」
  2. 「我的小孩對關懷獨居老人議題感興趣,特殊需求領域課程請學校安排參訪老人之家。」
  3. 「我的孩子因為功課壓力大情緒緊繃,回家也不愛說話,請學校帶他去醫院身心科就診。」
  4. 「我的女兒從小在祖父母重男輕女的觀念下長大,缺乏自信,上課時請介紹傑出的女性成功者。」
(C) 20 某生從小就很喜歡畫畫,並沒有因為被鑑定為智能障礙而放棄美術興趣,也因此在國小畢業後通過甄試進入國中美術班,該校為了讓他可以適性完成學業而做了一些調整。下列何者為不適切的作法?
  1. 安排同學協助該生參與課堂活動
  2. 利用彈性課程安排學習策略課程
  3. 學業評量標準應與同學一樣以避免被標記
  4. 請資源班老師協助某些學科實施課程調整
(A) 21 四位同齡、同文化背景之學生在同一套標準化測驗工具之相對地位量數的資料分別如下,根據常態分配理論,下列哪一位學生在該測驗之表現為最佳?
  1. 甲生:T 分數為 65
  2. 乙生:z 分數為 1.0
  3. 丙生:百分等級為 84
  4. 丁生:高於平均數 1 個標準差
(D) 22 某位有識字困難的特殊教育學生,常會因為無法閱讀題目而答錯數學應用題,可是經過老師唸讀題目後就能寫出正確答案。因此,老師在數學定期考查時,藉由唸讀題目,幫助該生了解題意。這樣的作法較屬於下列哪一種評量調整?
  1. 評量內容
  2. 評量時間
  3. 作答反應方式
  4. 試題呈現方式
(A) 23 某語言發展異常學生,說話時有語序和句型結構錯誤的現象。這是屬於下列哪一種異常?
  1. 語法
  2. 語意
  3. 語用
  4. 語形
(D) 24 某身心障礙兒童對於新環境感到異常焦慮,其父母從入學前一段時間開始先依序讓他看學校的照片、遠觀學校、經過學校門口、踏入校園,如此由遠而近的帶他接近學校環境。這種安排最符合下列哪一種行為輔導策略?
  1. 反應類化
  2. 區別增強
  3. 過度矯正
  4. 系統減敏
(A) 25 使用發聲移動器具訓練學生追視能力,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類相關專業人員?
  1. 職能治療
  2. 物理治療
  3. 語言治療
  4. 心理諮商
(A) 26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隨著年齡增長,下列哪一種症狀會明顯減輕?
  1. 過動
  2. 衝動
  3. 情緒不穩
  4. 注意力不足
(B) 27 某生經鑑定為學術性向資賦優異學生,下列何者最有可能為該生通過鑑定標準之依據?
  1. 智力測驗離差智商 130
  2. 數學性向測驗 T 分數 70
  3. 自然性向測驗百分等級 95
  4. 語文成就測驗標準九的分數為 8
(C) 28 有關視覺障礙學生學習輔導的敘述,下列何者是不正確的?
  1. 使用盲用電腦學習時,無法完全處理同音異字的問題
  2. 視覺障礙學生學習英文二級點字有助於增進閱讀速度
  3. 國語點字是以不同的點字記號來代表注音符號和字形
  4. 擴視機比放大鏡更可幫助低視能學生有較大的可視範圍
(B) 29 某國小三年級學生純音聽力檢查結果如下:右耳 250Hz 為 25dB,500Hz 為 20dB,1000Hz 為 25dB,2000Hz 為 20dB;左耳 250Hz 為 55dB,500Hz 為 60dB,1000Hz 為60dB,2000Hz 為 60dB。依據我國現行特殊教育法規,試問下列哪些選項正確?
甲、右耳聽力損失為 25dB
乙、左耳聽力損失為 60dB
丙、符合聽覺障礙鑑定基準
丁、可以聽取聲音,但音源方向感差
  1. 乙丙
  2. 乙丁
  3. 甲乙丙
  4. 乙丙丁
(B) 30 某心理測驗的標準差為 10,測量標準誤為 4,已知某生的分數為 80,則下列那一選項最接近該生在 95%信賴區間的真實分數?
  1. 介於 70.0 到 90.0
  2. 介於 72.2 到 87.8
  3. 介於 73.5 到 86.5
  4. 介於 76.0 到 84.0

※本站所有內容皆為志光教育科技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複製、轉載、發行或刊他處。

聯絡我們

我們將儘速跟回覆您的訊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