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第二次教師資格考(教檢) 試題&解答

特殊教育 課程與教學

類組:特殊教育-身障組


問答題

※問答題每題10分,共40分

擬答
題目所述之小誠為國小五年級智障學生,無口語表達能力,常以拍打及撞擊表達溝通意圖,茲針對題意列舉四項改善小誠溝通能力之策略如下:
  1. 實施自然情境教學:
    在自然環境中,運用環境的安排及策略,進行溝通教學,運用自然教學方法,可提昇智能障礙學生自發性的溝通,增進類化溝通行為的表現。
  2. 運用多重感官教學:
    在溝通教學中,藉由各種教學活動,如耳朵聽、嘴巴說、眼睛看、小手做、你來演等,讓學生加深印象學習口語溝通。
  3. 採用擴大與替代溝通系統(AAC):
    引入擴大與替代溝通系統(AAC)來協助智能障礙者小誠改善其溝通及表達之能力。
  4. 使用正向行為支持:
    使智能障礙學生發展適當的行為來取代不當行為,透過「相互抑制原理」來改善個體的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
擬答
國民教育階段分散式資源班課程安排常採抽離式與外加式,茲依題意分別就時間、節數及成績評量三向度比較二者之差異說明如下:
  1. 時間
    抽離式是利用原班正式上課時間至資源班上課,並宜採該學習領域全部抽離為原則。外加式係利用學生非正式上課時間安排至資源班上課為原則。
  2. 節數
    不論是抽離式與外加式課程,其上課節數需依學生學習需求來決定,並納入個別化教育計畫中,經特推會及課發會通過後實施。
  3. 成績評量:
    1. 平時評量成績採計方式:抽離式課程由資源班教師進行該學習領域平時成績考查,並應將考查結果與原班教師商議,以做為該生該學習領域之平時成績。外加式課程由原班任課教師進行該學習領域平時成績考查,並應將考查結果與資源班教師商議,以做為該生該學習領域之平時成績。
    2. 定期評量成績採計方式:定期評量應以使用原班試題為原則,必要時應提供學生所需之相關試題調整或試場服務。學生若因障礙特質無法適用原班試題考試,可採用資源班試題或多元評量方式,其原班定期評量成績應依學生能力水準及其於原班之相對位置調整,並應將定期評量成績與原班教師商議;必要時經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審議後得僅採資源班定期評量成績。
擬答
大德有讀寫困難且作業常缺交,影響平時成績表現。茲依題意列舉說明五項適用的作業調整方式及其具體作法如如下:
  1. 檔案評量
    1. 內涵:教師可透過檔案資料之蒐集,瞭解學習者長時間的學習歷程及進步情形。
    2. 具體作法:透過作業單、影片、作品等資料的蒐集替代原本的作業。
  2. 以電腦作答替代
    1. 內涵:以優勢能力取代缺點,避開讀寫困難導致之作業缺交問題。
    2. 具體作法:以電腦輸入或作答方式取代書寫作業的困難。
  3. 作業改以口語呈現
    1. 內涵:讀寫困難者常難以進行紙筆作業,可改以口語方式進行作業呈現。
    2. 具體作法:透過口語錄音或口試等方式完成作業。
  4. 進行實作評量
    1. 內涵:實作評量係透過實際觀察學習在真實情境的表現並記錄之。
    2. 具體作法:教學者可透過評定量表或軼事記錄法觀察學生在真實情境之表現,取代其作業缺交問題。
  5. 交互教學策略
    1. 內涵:交互教學係透過師生或同儕間共同交流及對話,建構文章的意義。
    2. 具體作法:對讀寫困難者,可透過交互教學法,經由摘要、提問、澄清及預測的過程,促進其閱讀理解,將有助於學習表現。
擬答
由題目所述,國小四年級的小傑具有四種溝通及行為問題,茲依題意,針對其現況分別規劃其對應的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及其內容,說明如下:
  1. 能聽懂別人的話語,但大多用簡單句回應
    1.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溝通訓練
    2. 內容:溝通訓練課程可增進學習者溝通的意願,培養理解與表達溝通訊息的能力;並且運用具功能性且明確的溝通方式,活用口語、肢體、視、聽感官功能以達到溝通效能。
  2. 很少與同學互動,在班上沒有朋友
    1.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社會技巧
    2. 內容:社會技巧課程可協助學生透過辨識與處理壓力和情緒,培養擬定或調整問題解決計畫的能力。並透過接收和解讀訊息,學習尊重、欣賞他人,以及妥善處理衝突情境的能力。
  3. 需使用助行器,且書寫有困難
    1.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輔助科技應用
    2. 內容:課程安排應協助學生應用助行器等輔助科技提升獨立生活與問題解決能力,增進自主學習與提升學業效果,並應用輔助科技增進社會參與及提升社會適應能力,進而探索自我,實現自我價值,並不斷自我精進,追求優質生活品質。
  4. 衛生習慣不好,生活自理也多需要他人協助
    1.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生活管理
    2. 內容:生活管理課程可培養處理個人日常生活飲食、穿著、沐浴、行動與購物等基礎事務的能力,選擇並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以維持身心健康。並養成處理個人或居家環境清潔與安全維護、參與休閒活動等居家生活能力,並維持適當的家庭關係。

選擇題

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D) 1 小芳是就讀國小一年級普通班的聽覺障礙學生,特殊教育教師擬了解小芳聽能訓練進步的情形,下列哪一項方法較為適當?
  1. 請小芳的主要照顧者填寫相關問卷
  2. 使用常模參照測驗進行前、後測比較
  3. 訪談幼兒園老師了解小芳在班上表現情形
  4. 在自然情境中觀察小芳的表現並定期檢核目標
(B) 2 依據身心障礙學生的需求,下列哪一項課程調整的方式較不適當?
  1. 手部功能不佳導致書寫速度慢,採用口頭回答方式替代書寫
  2. 腿部肌力不足無法站立,課堂分組競賽時在旁休息以免受傷
  3. 理化課程抽象理解困難,分解實驗步驟提供視覺提示
  4. 上下肢體功能缺損,體育課球類競賽時當裁判
(D) 3 教師為身心障礙學生擬定學習目標時,將「小珍能區辨老師所發出的/ㄐ/和/ㄒ/音,正確率達 80%以上」列為其中一項。上述學習目標缺少了哪一項要素?
  1. 學習者
  2. 行為
  3. 標準
  4. 情境
(C) 4 林老師擔任特教班導師,運用增強系統來設計教室管理的班級公約。下列哪一項原則較無法建立林老師期待的正向行為?
  1. 越重要的規定,增強頻率要越高
  2. 所有的班級公約內容均使用增強
  3. 已經建立的行為,增強頻率要越高
  4. 難度越高的要求,給的增強要越大
(A) 5 上數學課時,王老師對全班同學進行二位數乘以三位數的乘法教學,另外對智能障礙學生小文進行二位數乘以一位數的計算練習,並提供視覺化步驟指引。下列哪一選項是王老師為小文做的課程調整?
甲、學習內容
乙、學習歷程
丙、學習環境
丁、學習評量
  1. 甲乙
  2. 甲丙
  3. 乙丁
  4. 丙丁
(A) 6 小恩是國小三年級有注意力缺陷的身心障礙學生,上課時常望著窗外,很難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解。下列哪一項教學措施對小恩較為適合?
  1. 將小恩座位盡量靠近老師
  2. 上課時盡量少叫小恩,以避免分心
  3. 常叫小恩上台示範、演算或朗誦課文
  4. 教室布置色彩多元,以吸引小恩的注意力
(D) 7 有關身心障礙學生社會技巧課程的教學,下列哪一選項的流程較為適當?
甲、示範
乙、情境演練
丙、類化練習
丁、給予回饋戊、說明技巧與步驟
  1. 甲戊乙丙丁
  2. 甲戊乙丁丙
  3. 戊甲乙丙丁
  4. 戊甲乙丁丙
(C) 8 有關工作分析的連鎖方式,下列哪一項較為正確?
  1. 正向連鎖的學習效率最佳
  2. 在完成一連串連鎖技能後方給予增強
  3. 逆向連鎖容易讓身心障礙學生產生成就感
  4. 教學時宜將正向連鎖與逆向連鎖交替運用
(D) 9 有關身心障礙學生生態課程的敘述,下列哪一選項較為正確?
甲、課程著重於適合身心障礙學生心理年齡的知能訓練
乙、目的在協助身心障礙學生的能力與環境的要求相符合
丙、以發展評量歸納身心障礙學生的各種生活領域學習需求
丁、強調家長和身心障礙學生參與選擇課程目標和內容的過程
  1. 甲丙
  2. 甲丁
  3. 乙丙
  4. 乙丁
(C) 10 下列哪一項是在教導功能性技能?
  1. 教師教「指出紅色的物品」
  2. 教師教「說出圖片中的人是男生或女生」
  3. 教師在午餐時間教「發給每位同學一個滷蛋和兩塊豆乾」
  4. 教師在下課時間請學生在角落練習「把手舉起來打招呼」
(A) 11 李老師期望透過測驗結果,提供資源班學生學習進步的回饋,隨時了解個別學生的學習程度,以調整教師的教學。下列哪一種測驗類型較能達到其目的?
  1. 形成性
  2. 預備性
  3. 診斷性
  4. 總結性
(A) 12 下列哪一選項是結構教學法須考慮的要素?
甲、視覺線索
乙、聽覺線索
丙、物理環境
丁、作息時間戊、工作組織己、增強制度
  1. 甲丙丁戊
  2. 甲丙丁己
  3. 乙丁戊己
  4. 丙丁戊己
(D) 13 下列哪一選項較適合做為身心障礙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的學年目標?
甲、學生能學會數數 1 到 20
乙、學生能學會使用計算機做四則運算
丙、學生能以「good morning」向他人問候
丁、學生能學會使用英文說出日常生活常見的 20 個公共場所或空間
  1. 甲丙
  2. 甲丁
  3. 乙丙
  4. 乙丁
(D) 14 教師在自然課時運用全方位學習設計(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介紹火山的主題課程。下列哪一項較符合多元表達原則的作法?
  1. 將紙本講義加上圖片
  2. 邀請普通班學生一起上課
  3. 用網路互動學習讓學生看模擬的火山爆發
  4. 學生能用指認圖片或口說的方式說明火山爆發的災害
(B) 15 大華是患有癲癇的身體病弱學生,下列哪一選項是教師處理大華癲癇發作的正確作法?
甲、移開週遭擺設,避免大華受傷
乙、怕大華咬到舌頭,將湯匙塞到嘴巴中
丙、發作時,將大華從仰臥改成側臥姿勢
丁、發作後,勿急忙要求大華站立或行走戊、發作後,讓大華先喝流質的東西以補充體力
  1. 甲乙戊
  2. 甲丙丁
  3. 乙丙戊
  4. 乙丙丁
(C) 16 小杰是國小五年級無口語的自閉症學生,有觸覺防禦問題。下列哪一項處理方式較不適當?
  1. 讓小杰穿柔軟的衣服
  2. 重壓小杰的皮膚及關節
  3. 從小杰後面靠近並碰觸他
  4. 讓小杰排在隊伍的最後一個
(B) 17 資源班李老師在學習策略課中教小雲以心智圖歸納課文的重點。教導一段時間後,發現小雲雖然在資源班時,自己能快速且正確地用心智圖歸納重點,但在普通班上課卻不會使用心智圖找重點。李老師可以採用下列哪一選項的策略協助小雲的學習?
甲、要求小雲在普通班重複使用心智圖歸納重點
乙、在學習策略課重新教導使用心智圖的步驟
丙、在普通班和資源班使用同樣的步驟提示
丁、在普通班教導小雲進行自我教導策略
  1. 甲乙
  2. 甲丙
  3. 乙丁
  4. 丙丁
(C) 18 小宇是國小六年級有中度口吃的身心障礙學生。下列哪一項同儕協助的策略較為正確?
  1. 先請同學朗讀,小宇跟著讀
  2. 小宇說話口吃時,同學應糾正他
  3. 請同學和小宇對話時,速度放慢
  4. 請同學注意小宇說話是否口吃,提醒他注意
(B) 19 劉老師採用對話方式增進就讀國小集中式特教班小美的口語表達能力。當小美說出不完整句時,劉老師重新用正確且完整的語句述說一遍,接著要求小美練習該正確語句。劉老師所採用的是下列哪一種教學策略?
  1. 延展法
  2. 擴充法
  3. 分解法
  4. 接續法
(B) 20 小俊是精力充沛且運動能力佳的學生,上課容易受教室內外人、事、物干擾而分心;常常沒聽完教師的問題就急著回答、打斷別人說話或干擾同學;下課亦因不遵守遊戲規則而常與同學產生衝突。針對小俊的行為表現,下列哪一選項的班級經營措施較為適當?
甲、教師能以積極正向態度欣賞小俊的優點
乙、小俊座位安排在最後一排以免干擾同學
丙、適時鼓勵小俊遵守教室規則的適當行為
丁、安排同學適時提醒小俊專心或做該做的事情戊、黑板上貼同學的優良作品、加分板及鼓勵標語
  1. 甲乙戊
  2. 甲丙丁
  3. 乙丙戊
  4. 丙丁戊
(A) 21 小瑛是國小六年級學習障礙的學生,資源班王老師在教導小瑛寫作業時,要求小瑛列出作業的項目、在已完成的作業旁邊做記號,以及在完成作業後給自己增強。王老師採用了特殊需求領域課程中哪一項學習策略的內容?
  1. 後設認知策略
  2. 動機態度策略
  3. 支持性策略
  4. 認知策略
(D) 22 小明是國小三年級的智能障礙學生,小青是他的學伴。小明會洗便當,但無法判斷是否夠乾淨,下列哪一選項的教學較符合部份參與(partial participation)的原則?
甲、教師持續教導小明清洗便當直至乾淨為止
乙、小明洗完便當,再由教師確認是否乾淨
丙、小明拿便當給小青,由小青幫忙清洗
丁、小明先沖洗便當,再由小青清洗乾淨
  1. 甲丙
  2. 甲丁
  3. 乙丙
  4. 乙丁
(B) 23 大雄是全盲的國中新生,喜歡唱歌及彈奏鋼琴,下列哪一項是大雄優先需要的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1. 點字
  2. 定向行動
  3. 社會技巧
  4. 藝術專長領域
(C) 24 大祥有讀寫障礙,作文的錯字和別字連篇。下列哪一選項針對大祥的作文評量較為適當?
甲、延長作文評量的時間
乙、採圖畫式作文方式評量
丙、錯字與別字扣部分分數
丁、由他人協助訂正錯別字後再行評分
  1. 甲乙
  2. 甲丙
  3. 乙丁
  4. 丙丁
(A) 25 陳老師在黑板上寫出「貓」,再請學生回答貓的特徵、種類、功能、相似與不相似動物等五項特質的答案。下列哪一選項較屬於陳老師所使用的教學策略?
甲、語意圖
乙、語法教學
丙、概念習得
丁、部件識字教學
  1. 甲丙
  2. 甲丁
  3. 乙丙
  4. 乙丁
(D) 26 普通班李老師想轉介班上疑似閱讀障礙的小秀到資源教室接受服務,下列哪一項李老師的期望較不適當?
  1. 提升小秀的識字能力
  2. 小秀學會有效的讀書方法
  3. 提升小秀數學應用題解題能力
  4. 提升小秀期末語文成績能與班上同學相當
(A) 27 王老師想教導小明按照圖卡指出相同的物品,下列哪一選項是小明需具備的先備能力?
甲、視知覺能力
乙、配對能力
丙、分類能力
丁、類化能力
  1. 甲乙
  2. 甲丙
  3. 乙丁
  4. 丙丁
(C) 28 大雄是被安置在普通班的輕度智能障礙學生,有閱讀和記憶上的困難,常記不住物品位置、作息時間與課程內容。為因應其困難,下列哪一項教學環境規劃較不需要?
  1. 教室布置配合教學內容
  2. 在抽屜或櫥櫃貼上圖片標籤
  3. 在教室中規劃讓其獨立學習的角落
  4. 在醒目處貼上每日課表或生活作息表
(B) 29 小平是接受資源班服務的國小自閉症學生,他會持續重複教師說的話,例如教師說「安靜的坐好」,他會跟著不斷說「坐好」。在擬定他的個別化教育計畫時,下列哪一項較不適當?
  1. 進行功能性行為分析
  2. 提供心理師的諮詢服務
  3. 擬定消除仿說行為的目標
  4. 找出合宜的溝通替代方案
(B) 30 普通班正在學習自然領域課程內容的電池發電原理,王老師任教於集中式特教班,他也想教導此單元。下列哪一項學習內容的調整較為適當?
  1. 能安全使用電線插座
  2. 能把電池裝入遙控器
  3. 能說出電池的發電原理
  4. 能分辨各種不同的電池

※本站所有內容皆為志光教育科技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複製、轉載、發行或刊他處。

聯絡我們

我們將儘速跟回覆您的訊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