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聖首頁 研究所專區國考專區證照考試教職專區警察專區 │ 公職二合一 │ 課程諮詢服務  
 
 
 
 
 
 
考試介紹
 
 
 
 
 
 
 
 
 
------------------
 
考取要領
 
 
 
 
 
 
 
 
‧ 公職/證照二合一    
 
 
------------------
 
好站連結
 
 
 
 
 
 
 
 
 
 
中華文所-各科準備要領

◎ 各科準備要領:
  • › 文學史
  • › 思想史
  • › 文字學
  • › 聲韻學

一、前言
不論參加的是中文、華文、台文研究所的考試,其中,中國文學史一定是必考的科目。而中國文學史又是最廣泛的,故而準備起來倍加艱辛,如何能在短暫時間中,得到最大的效果呢?因此,準備要領是必要知悉的。

二、準備要領
首先,要認清中國文學史的定義:研讀的是中國作家作品的發展軌跡,所以對於中國文學創作的作品,如何產生必當先作解析,可能有數點原因:
1. 自然趨勢:毛詩序云:「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
 舞之,足之蹈之也。」
2. 君王的提倡:漢書藝文志云:「武宣之世,考文章,附屬風雅,內設金馬石渠之署,外興樂府協律之事。」
3. 政治因素:也就是貴遊文學集團,所謂「言語侍從之臣」。
4. 地理環境的影響:如何的環境就有如何的文學作品,文心雕龍物色篇云:「若乃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略語則
 闕,詳說則繁,屈平之所以能洞鑑風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5. 文學與社會:文學作品是反映社會的變遷最敏銳的所在,毛詩序:「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
 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6. 商業發達:如印刷術的發達,促使章回小說的盛行等……。

再者,要認清中國文學史的範疇:文心雕龍總術篇提到:「以為有韻者,文也;無韻者,筆也。」就是說明其種類有兩大別,一者有韻者,即如三百篇而楚辭、漢賦、六朝駢文、唐詩、宋詞、元曲、明傳奇者,所謂韻文發展史也;一者無韻者,即散文發展史也,可自尚書,而先秦諸子散文、兩漢散文,而唐宋明清的古文運動。而文心雕龍所云文筆者,即有韻(韻文發展史)、無韻(散文發展史)的探討,正足以清楚了解中國文學作家作品類型與源流。而此種源流與類型,又稱之為雅文學者。故有雅文學與俗文學之分,雅文學已如上述,而俗文學者,又可區分之:
1. 神話→傳說→六朝(志怪、志人)→唐代傳奇→宋代話本→元明清章回小說。
2. 神話→民歌(詩經國風者)→兩漢樂府→敦煌俗文學。近來俗文學,尤其敦煌俗文學的考題頗多,當加以留意。

其次,要認清中國文學史作品之源流:每類作品均有其流變,如賦之體製者,宜言其流變,歸納之如下:
■ 楚辭(騷賦):抒情功能
■ 荀賦(短賦):說理性質
■ 漢賦(古賦):辭藻華麗,鴻篇鉅構
■ 六朝俳賦:形式優美(又分 a. 魏晉:大小賦、 b. 南北朝駢賦)
■ 唐代律賦:聲韻之限制
■ 宋代文賦(散賦):議論效果
■ 明清股賦:八散文
又如樂府者,亦可言其流變,如:
■ 兩漢樂府:里巷歌謠
■ 魏晉樂府:個人主義詠懷樂府
■ 南北朝:浪漫主義兒女相思曲
■ 唐代:寫實主義諷刺樂府

另外,要認清中國文學史各時代各作家所提出的文學派別:其實各時代均 有其不同的見解,不同的門派,派系林立,如魏晉六朝文學觀;其發展就 有:
1. 建安文學:三祖陳王、建安七子,文學理論的建立
2. 正始文學:竹林七賢,談三玄,玄風獨扇
3. 太康文學:三張二陸兩潘一左,尚巧似的作風
4. 義熙文學:東晉、陶潛,田園詩派之祖
5. 元嘉文學:宋初文詠,莊老告退,山水方滋
6. 竟陵八友的永明體,聲律論的提出
7. 南朝梁時期的大文學批評,如文心雕龍、詩品、昭明文選等

還有,要認清中國文學史中主題式的探討;所謂主題式者,當指對某種文 論或派別的研究,如宋代詩學發展為大宗,例如:江西詩派,試論其主張:
1. 呂本中有江西詩派宗派圖,故其名確立
2. 方回瀛奎律髓云:一祖三宗(杜甫、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
3. 黃庭堅最重要
4. 奪胎換骨法、點鐵成金術,字字要來處,拗律拗格,尚奇好硬

最後,要能熟讀、熟背原文;並非每一派、每一作品都要背,而是重要的話、重要的文章、重要的理論,其內容一定要背,如典論論文最早提出文體辨析者,有所謂四科者:「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四科內容不背,就無法答題,又後來影響到陸機文賦的十體,哪十體?一樣要背熟,否則沒分。

三、建議
(一)能自己準備筆記、勤作筆記
筆記的根據有:
 1. 常見的中國文學史書籍任一本(例如:劉大杰、葉慶炳…)
 2. 聽羅林老師的中國文學史勤作筆記
(二)多作題目,學會如何答題、掌握時間、答題要點,以及重要的原典原 文,歸納技巧最為重要。
(三)放鬆精神來研讀中國文學史,這樣才能捉緊文學史的那一分洒脫。

-- 羅林

一、前言
中國思想史作為中文所考試的科目,其性質與中國文學史與小學類科有相當的差異,除了背誦之外,最重要的是對於各家思想的了解,死記硬背是完全無法掌握中國思想的內容,反而會導致低分的後果。尤其是近年來比較題與史觀題的增多,對於各種思想範疇的演變與發展,都必須有一定的掌握才能獲致高分。

二、準備要領
以下將中國思想史分成六個部份,敘述其準備之重點與要領:
(一) 先秦思想:
先秦思想是後代各家思想的基礎,也可以說是考試必出的範疇,其中以儒家與道家為考題之大宗,孔子仁、義、禮思想的結構,孟、荀人性論與天道觀的比較,以及老子道論與莊子人生哲學的概念都是考題的重要方向。但近幾年來,對於墨家人格天與墨、儒兩家比較,以及法家思想的源流與發展,甚至於惠施「歷物十事」、公孫龍「白馬非馬」都已然成為出題的對象,可見先秦思想的重要價值。

(二) 兩漢思想:
董仲舒是此時期出題的重要關鍵,無論是「天人相應」或是其人性論都是可能出題的方向,然而揚雄與王充亦不可忽視,尤其是上述三者的人性論比較,更是出題的大宗。另外,漢初黃老思想的演變,以及「氣化宇宙論」的概念分析,是近幾年來出題者相當關注的對象,甚至於從兩漢上溯至《呂氏春秋》,以及先秦的陰陽家系統,都有考題呈現。

(三) 魏晉玄學:
此時期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大範疇,第一是才性品評,劉劭《人物志》與才性「四本論」是重要的部份;第二是言意之辯,關於名言是否能夠盡意的問題,也是此時思想家所關注的命題;第三則是「名教與自然」的辨證,此處更牽涉到三組重要人物,分別是何晏、王弼的「名教本於自然」,阮籍、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以及向秀、郭象的「名教即自然」三者,都呈現出相當不同的意蘊,而王弼與郭象更分別於注老與注莊上有許多新意的呈現,王弼的「守母存子」與郭象的「獨化」可以說是重要命題對象。

(四) 魏晉南北朝隋唐佛學:
佛學可以分成兩個部份,魏晉南北朝佛學與隋唐中土化佛學,就前者而言,小乘部派佛教的基礎概念,以及大乘三系說可以說是相當重要,至於佛教從「六家七宗」格義佛教,走向僧肇、竺道生等直接詮釋佛典,他們各自的理 論,都是考題的方向,其中《大乘起信論》裡「一心開二門」的觀點更是經常 出現的考題。至於中土佛教,考題均集中在天台宗、華嚴宗與禪宗之上,前兩 個宗派是政大等學校經常命題的範疇,禪宗則是最多數學校最愛的命題對象, 尤其是六祖慧能的思想,以及解釋名詞「一花開五葉」等都相當重要。

(五) 宋明理學:
此部分與先秦思想一樣幾乎是必然命題到的斷代,建議以新儒家牟系提出 的三系說做為閱讀的綱領,把三個系統的基本概念釐清後,分別對於其代表思 想家作細部的思維與閱讀,然後進一步以比較作為進階的背誦,尤其是「朱、 陸異同」、「伊川與明道之異同」等都是比較的重要題型。另外,就是三個系統 在工夫論、心性論的差異,也是近年來學者關注的對象。而王陽明及其後學, 也就是王學三系的思想之異,是近來經常出題的部份,請務必記憶。最後請注 意唐代韓愈、李翱做為宋明理學先行者的思想,亦各有自身的特色可供出題。

(六) 清代思想:
以近年來出題狀況言,雖然清代的出題率相對其他斷代稍低,但清初思想 三大家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人的思想,依舊是出題的重要方向,尤其是 王夫之,其人性論可以說是清代初期的重要概念,而三位思想家也奠定了清代 中期以前已「形下」為論述主流的思考。至於,晚清最重要者當是康有為,其 大同說與公羊學的關係,可以說是對公羊學的新詮釋。另外,顏元、李塨為代 表的事功學派,除了可以與宋代事功學派陳亮、葉適連結比較外,更可以獨立 出題。

三、結論
從上述對於各斷代思想的準備方向與要領的說明,可以發現中國思想史是 一門必須透過理解方能背誦的科目,建議各位同學千萬不要死記硬背,必須透過對各家思想的了解,方能掌握此一科目,獲致高分。

-- 杜衡

一、前言
中文研究所眾多考科中最令同學們倍感有心無力的恐怕非「小學」莫屬!不但篇帙浩繁且門派眾多,往往令人摸不著頭緒,進而萌生~放棄~的消極心態。其實,若能掌握適切的準備方法,這個令人頭痛的科目仍舊大有可為。由個人教學與考試經驗所得,面對「小學」中的文字學與訓詁學應該以「通盤綜覽、執簡馭繁」為原則,以「博覽、融會、熟記」為實際的準備步驟。

二、準備要領
1. 參酌眾本,截長補短:
各校中文系之文字、訓詁學的研究取向各異,上課用書亦不盡相同,然而,坊間可見適於課堂使用的「文字學概論」、「訓詁學概論」等書籍,卻不外乎若干常見的重要版本。因此,首先要將這些重要書籍收集起來,並大略瀏覽,因每本書各有其偏重之處,以文字學為例:裘錫圭的《文字學概要》對於文字演進的過程、各階段文字之演變以及一些文字學上的專有名詞論之較詳;林尹《文字學概說》則偏重於傳統六書的部分;許錟輝《文字學簡編》對於《說文》相關問題之著墨遠較他書為優;許進雄《簡明中國文字學》則有許多甲骨文方面的資料;至於一些大陸學者如詹鄞鑫的《漢字說略》、張桂光《漢字學簡論》等著作則較接近裘錫圭…,因每本書的重點不同,對每個主題的敘述亦有詳略之別,故考生應盡可能將其內容作詳略互補之工作,截長補短,才能概括所有文字、訓詁學的內容重點,以應付所有學校的考題。

2. 融會貫通,勤作筆記:
作筆記是一種最直接的「化繁為簡」的方式,將各書中的重要內容撮錄、統整,除了方便閱讀,不需再由眾多書籍中一一翻檢之外,透過自己親自動手抄寫,亦可加深印象、幫助記憶,於準備研究所入學考試時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至於如何整理便於應付考試的筆記呢?前提是,應先認清研究所入學考試的出題方式以及獲取高分的關鍵。一般而言,文字、訓詁的考題都是一些相關的重要觀念,試題一般要求同學舉例說明某些重要的概念或專有名詞。而獲取高分的關鍵往往在於觀念是否清楚、正確,例證是否切題,答題內容是否豐富、有條理…等要素。因此,在整理每個主題的重點時,除了將其定義寫清楚外,亦須選擇相關的例子一併附記之,於考試時才有合適的例子可以舉用。另外,若有重要的引文亦應加以留意,考試時若能適當的引用一些前人的文句來增益答題的內容,於分數上將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於整理筆記時,對某個觀念的說明若有相關的原文亦需擇要抄錄之。

3. 熟讀筆記、多背多分:
以上是文字、訓詁學的整理要領,剩下的就是努力將辛苦做成的筆記好好的熟讀,考試時讀得越熟、寫得越詳盡,分數自然越高!相對於文學史、思想史,小學是稍微枯燥了一點,然而,它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較無抒發自我主觀意見的空間,因此答案相對顯得較為客觀。所以,只要有一分耕耘便會有一分收穫,讓同學充分體認到「功不唐捐」的道理。

4. 留心舊題、各個擊破:
有部分同學喜歡由考古題入手,透過考古題整理答案,除了考古題之外一概不觀。這樣的方式往往擺脫不了一些盲點:首先是考古題重複機率的問題?相同的問題不見得會一直反複出現!其次,大專院校的任課教師亦難免變動,教師一更動,考題自然立刻大搬風!由此可見,專以考古題為重無疑是一種賭博式的方法。準備研究所考試仍應以盡可能講求全面為原則,以上述方式整理重點才是萬全之策!至於考古題仍有其作用,考生可於應某校之試前將該校考古題拿出來作重點的複習,確認該校曾經出現過的試題皆已在你的掌握之中,若有範圍較偏狹或較不熟悉的試題再去尋找答案,切不可全然以考古題為準備考試之重點。

5. 掌握趨勢、重點加強:
近年來文字學考題方面,「字形題」明顯有增多趨勢,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曾經出現過辨識篆文,甚至甲、金文字形的考題。像中興、靜宜等校更喜歡直接給同學們實物圖形,例如:金文或璽印、石碑的照片,所以,對於古文字字形辨識的能力便成為準備文字學不得不特別重點加強的部分。另外,如漢字與漢語之關係,繁簡字之關係或優劣比較等,較切合於目前時勢,在近兩年的考題當中亦經常可見,同學們可多留心。
在訓詁學部分,近年來若干學校(如師大、政大等)喜歡直接提供考生例子,要考生據以書寫相關知識,例如:於文句中挑出「通假字」、以題目提供之例字說明字義演變關係、字義歸類(本義、引申、假借)、以題目提供之例字說明相關訓詁術語之功能…,除了測驗我們對基礎概念的認識外,也順道測驗同學們對古文之解讀能力,算是較具挑戰性的問題,所以平日對於古文的閱讀能力也應該一併加強(就當順便準備專業國文吧!!)

三、結論

以上是總結個人教學與應試經驗所得之準備要領,提供有志於此的同學們 參考。平心而論,前兩個步驟是最辛苦也最花時間的,大概也會讓很多人望而 卻步。不過,不用擔心,這個部分的工夫「志聖」都幫各位考生做好了,有興 趣的同學請來參考看看吧!

-- 李楓

◎ 準備要領
一、聲韻學概念性題目:
大概可以分成:四聲判斷、平仄概念、韻尾差異、聲韻學價值與作用、聲韻學與文字學、訓詁學關係、聲韻學分期異說與相關材料等,考試學校以台大、東吳、北教大為主。

二、現代音方面:
考的是元音、輔音、韻母、聲母的異同關係,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邊音的定義與內涵,以及國際音標的變換法則,考試學校則以教育大學、輔大為主。

三、近代音考題:
考的題目較少,大多集中於《中原音韻》或是元曲韻腳與中古、上古韻部的聯繫,考試學校集中於台大與中興。

四、中古韻書:
題目主要是中古音研究材料、《切韻》音的性質、《切韻》至《廣韻》的韻目變化、《廣韻》四聲不齊、三十字母與三十六字母的差異、四十一聲類的清濁歸屬與作用等。考試學校多係嘉大、北教大、中山、東吳等校。另外,同屬於中古韻書內容的,尚有漢語古注音發展、類隔切語類別、切語上字的聲類、清濁、切語下字的韻類、開合、等第、陳澧系聯條例的內容與缺失等,都是各校重要的考題。

五、等韻學分析:
是每年必考的題型之一,重要的考題有:等韻圖四等介說、等韻圖的價值與作用、十六攝與其合攝現象、五大等韻圖的體例比較、《韻鏡》二十三行的歸字體例、借位或借轉問題說明與舉例、真假二等、真假四等的判斷方法、重紐與門法、韻圖格式與實例,常考等韻圖的學校有東吳、中央、文化、靜宜、政大、嘉大等校。

六、語音演變:
這一章重點有:中古聲、韻、調與國語系統對應關係、濁音清化、輕唇化、捲舌化、顎化、零聲母化、「群母」、「從母」的複合語變判斷、介音開合洪細互變的規則、中古聲類清濁與國語聲調的關係,內容變化繁雜,需以一御百,才能掌握此等重要考試類型。台大、靜宜、暨南、成大、中山等校近來都有明顯加重此考題的趨勢。

七、上古音方面: 是聲韻學最令人頭痛的一章,也是各家說法較為分歧的一環,其重點至 少有:上古音的材料、古韻觀念與古韻分合的系統歸納過程、考古二分法與 審音三分法的差別、古韻分部各家依據及說法、古聲十九紐的推求過程、錢 大昕條例說明、古聲定紐的推論及內涵、上古複聲母的推論、上古聲調的諸 家異說、先秦韻語的韻腳選擇與推斷。重視上古音考題的學校遍及所有中文 系所,尤以台大、淡江、台灣師大、東吳、成大、輔仁為最。

-- 江河
   
 

中文/華文所試題方向剖析各科準備要領相關考試介紹  

本站內容為志光教育科技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連結、發行或刊登他處,以免觸法
Copyright by www.easywin.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